認識南十字龍:Google Doodle 和大家一起認識南十字龍

恐龍世界因為神秘且多元,所以讓許多人著迷。10 月 19 日 Google Doodle 首頁出現恐龍插畫,邀請大家透過有趣的方式一起認識南十字龍。本文也將整理【南十字龍】相關資訊,包含基本資料、化石發現過程,以及從化石判斷南十字龍的特性,給大家參考。

Google Doodle 認識南十字龍:基本資料

南十字龍(Staurikosaurus)是早期的肉食性恐龍,生存於距今約 2.33 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卡尼階。牠的身體長度約 2 公尺,尾巴佔約 80 公分,整體體重約在 30~120 公斤之間。

從牙齒跟捕食姿態可以看出,南十字龍屬於肉食性動物。南十字龍是恐龍總目中的早期代表之一,展現出許多原始的恐龍特徵,發現南十字紅的化石更是探索恐龍演化過程的重要一環。

南十字龍,圖源:化石講場
南十字龍,圖源:化石講場

Google Doodle 認識南十字龍:發現與命名由來

南十字龍的模式標本(編號 MCZ 1669),於 1936 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普萊斯(Price)與懷特(White),在巴西南部的聖瑪利亞層發掘。化石出土於南里約格朗德州的一處農地,主要包括下頜、多節脊椎、骨盆和後肢的部分骨骼。

這批化石於 1970 年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寇伯特(Colbert)正式命名,並列為新屬 南十字龍屬 (Staurikosaurus),物種命名為 普氏南十字龍 (Staurikosaurus pricei)

南十字龍屬名來自古希臘文「σταυρικός」(staurikós),意指「十字的」,與「σαῦρος」(saûros),指「蜥蜴」,象徵巴西國旗上的南十字星座。這也反映了當時南半球恐龍化石發現的稀少性。種名 pricei 則是為了紀念首次發現化石的普萊斯。

南十字龍化石,圖源:wikipedia
南十字龍化石,圖源:wikipedia

Google Doodle 認識南十字龍:特徵與分類

南十字龍的化石記錄相當不完整,但骨骼重建後可以看出許多原始恐龍的特徵:

  1. 五指與五趾:南十字龍擁有五根手指與五根腳趾,這是恐龍早期形態的一項特徵。相比之下,後期的肉食性恐龍大多只保留三趾。
  2. 骨盆結構:南十字龍的骨盆由兩節脊椎骨連接,顯示出非常原始的排列方式。這讓牠與其他原始蜥臀目恐龍的特徵相符。
  3. 牙齒與下頜:下頜骨具有滑動關節,牙齒向後彎曲,讓牠能有效地將小型獵物推向喉嚨深處,這在當時的獸腳亞目恐龍中相當常見。

此外,牠的後肢骨骼長且纖細,有助於快速捕捉獵物或逃避掠食者。而前肢雖然短小,但適合抓握。

Google Doodle 邀請大家認識南十字龍
Google Doodle 邀請大家認識南十字龍

Google Doodle 認識南十字龍:演化與未解之謎

南十字龍的分類至今仍有爭議。一些研究認為牠屬於早期的艾雷拉龍科,與始盜龍和艾雷拉龍關係密切。其他研究則視為獸腳亞目的早期成員,表示牠可能在獸腳亞目和蜥腳下目的分歧點之後出現。

南十字龍的骨骼特徵展示了鳥盤目與龍盤目的混合特性。例如:骨盆結構顯示出龍盤目的形態,但卻擁有一個臀部孔(髖臼),這是鳥盤目恐龍的特徵。

這些特性讓南十字龍被視為一個重要的「過渡物種」,可能代表蜥臀目恐龍早期的進化形態。

近期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