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跟哪幅藝術品最像?Google 出了個 App 告訴你

文學家蕭伯納認為,對著玻璃鏡子,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臉;對著一幅藝術作品,你將看到自己的靈魂。

今天,矽星人的小杜卻從藝術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臉……

一個 App 發現,韓國藝術博物館協會資料庫裡的這位大哥,跟小杜的相似度有67%。

寬鼻子、大額頭,幾乎看不見的眼睛……小杜跟畫中人還真有點神似。

當然,不排除西方人訓練的算法,看東方人都一個模樣。小杜不服,又換了張自拍試試。

結果,從臉型、鼻子、眼睛、眼鏡、額頭,到五官比例和麵向,就連髮色、髮型的細節都精準還原:

不傳照片不知道,一傳小杜嚇一跳:原來超市買的眼鏡配上瞎整一上午的造型,居然跟一百多年前的朝鮮畫家Han Rak-yeon 撞造型了!

前有網貸App 幫孤兒追回父母,今有藝術App 為小杜尋找一百年前的造型靈感來源。

這個App,叫做Google Arts & Culture。

用它拍張自拍,上傳,就可以找到和自己最像的藝術作品了: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不止能識別臉部,可以抓取整個畫面的特徵,然後找到最合適的幾幅藝術作品……

比如,下面是一幅Netflix 影集《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 )的劇照,雖然 Arts & Culture 給出的結果把性別搞反了……卻準確地找出了一張有兩個人物,而且人物有著長發的畫作。

它不光能認臉,還能認動物。你說下面這個配對像不像:

它還能幫你找到祖宗:家住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Kate Stewart,用自己的照片配對出了自己的外曾祖母Emma Bellows。Emma的丈夫,著名現實主義畫家喬治·貝洛斯為妻子畫了這副肖像。

它能找到和你長得最像的藝術作品,也是非常好的頭像素材……一般人看不出來,還以為你找大師給你創作了一幅肖像!

當然,這個App 偶爾也會讓你崩潰:

真心不知道這位大哥招誰惹誰了……

(雖然確實挺像的。)


雖然有著社交App 爆紅的經典傳播路徑,Google Arts & Culture 卻不是一個新產品。它在過去名不見經傳,但由於最近剛剛上線了和藝術品進行臉部配對的新功能,才一夜躥紅。

其實,這個功能做起來也不難:先用藝術品資料庫訓練一個神經網絡,再從用戶上傳的自拍裡抓取特徵點。這方面Google 有的是現成的工具。

但這個功能的推出,讓Arts & Culture 從冷門的藝術類資料庫搖身一變,成了本月最紅的社交產品。雖然不知道能留存多少裝機量,還是不得不說,這個功能的推出,堪稱一次優秀的營銷傳播事件……

因為畢竟登上了iOS App Store 和Google Play 的免費應用榜首。做過榜單的人都知道,不花錢上這個位置有多難:

看完了這個功能,那麼不妨來了解一下,Arts & Culture 這個App,還有什麼值得你留在手機上的內容?

熟悉Google 的同學們都知道,Google 的愛好十分廣泛,雖然主業是個賣廣告的搜尋公司,卻也常做一些比較有良心的事情,推出一些促進公益的產品。比如學術搜尋,對於做研究的老師和學生都是很好用。

其實,而作為全網最強藝術文化資料庫的Arts & Culture,也是這樣一個產品。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它:Google用數字的方式,收集並索引了全世界的藝術館、博物館裡的藝術佳品和文物,然後將它們放到這個網站上,免費開放給整個網路。

傳世經典的畫作並不是Google Arts & Culture 的唯一主角。這個資料庫裡,還收錄了全球各國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風俗、習俗傳統:

它的編輯們,還以採訪的視角,去講述每一個和人性有關的故事,讓網站堪比文化界的精英媒體。

這些故事的背後,往往文化背景和底蘊深厚,卻又和我們所處的當下有著較強的關聯。比如在一篇故事中,Netflix自製劇《勁爆女子監獄》( Orage is the New Black )主演Diane Guerrero講述了父母被強制驅逐出境,未成年的自己被迫獨自在美國生活的經歷。

這個資料庫中一共收錄了數百萬件藝術品,它的開發團隊來自於Google 旗下的“文化學院”(Cultural Insititue)。

通過文化學院,Google 不但給予觀眾一種新的觀賞體驗,還將自己的技術和靈感賦能給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幫助這些機構創造新的藝術展示和故事講述形式,提高人們對於藝術的興趣。

而通過這次的臉部配對,Google 發現了跟全球用戶配對度最高的幾幅作品,它們分別是:

街頭塗鴉by BToy 法國· 巴黎

 

《辛普朗山隘》by John Singer Sargent 收藏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美國· 馬薩諸塞

 

《自畫像》by Cecilia Beaux 收藏於國立學院博物館和學校美國· 紐約

Arts & Culture 的產品經理Michelle Luo 表示,希望大家通過這個臉部配對功能,和藝術來一場“面對面”的邂逅,發現蘊藏在繪畫、攝影和更多藝術形式中的美感。

當然,她的團隊也在徵尋更多博物館加入到資料庫當中。

(原文刊登於品玩,蘋果仁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