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不少過去使用 Android 的使用者選擇轉用 iPhone,這時資料的移轉就是一大問題,雖然蘋果有針對 Android 移轉 iPhone 推出專用的 App,但是如果想要移轉 Android 的 Line 聊天記錄到 iPhone 的話該怎麼做呢?今天這篇就要教大家把舊 Android 手機上的 Line 對話紀錄移轉到新的 iPhone 上。
Line 官方有推出 Android 對話、聊天記錄轉 iPhone 工具嗎?
先說答案:沒有
因為 Android 與 iPhone 所使用的 iOS 系統不統的緣故,所以 Line 官方這裡並沒有提供 Android 的 Line 對話紀錄、照片、資料、檔案轉到 iPhone 的工具。
但如果你是要 iPhone 轉 iPhone 或是 Android 之間互轉,這樣是可以的。
👉 LINE 換機流程教學:LINE 換手機、換號碼流程該怎麼操作?
用第三方工具將 Android 對話、聊天記錄轉到 iPhone 上
果仁過去介紹過一款資料救援軟體「iMyFone」,他們另外有一個軟體叫做「iTransor for LINE」,利用這個軟體就可以把 Android 上的 LINE 聊天記錄、貼圖、資料、照片、文件備份轉移到 iPhone 上。
LINE 的所有資料都可以從 Android 轉移到 iPhone嗎?
基本上只要是在聊天記錄內的資料都可以轉移,包含了文字記錄、貼圖、照片、文件、檔案,不過如果是付費下載的貼圖就無法利用工具轉移,必須要由使用者登入 LINE 以後,在 App 中重新下載一次。
可以轉移的內容包含:
- 所有的好友和群組聊天紀錄 (文字和貼圖)
- 聊天室照片、檔案僅可轉移 14 天內的
- 所有的好友名單 (包含群組)、記事本、相簿內容、個人檔案內的設定
Android 對話、聊天記錄轉到 iPhone 步驟
iTransor for LINE 的運作原理主要就是三個步驟:
- 備份 LINE 資料到 Google 雲端
- 在 iPhone 上登入 LINE 帳號
- 將 Google 雲端的 LINE 備份資料轉移至 iPhone 上
開啟 iTransor for LINE 之後,將舊的 Android 手機與 iPhone 同時與電腦連接。
接著按下「開始」後,在 Android 手機上,進入「設定」→「聊天」→「備份及復原聊天記錄」,將資料儲存至 Google 雲端硬碟裡面。
接著在 Android 手機上,會安裝一個 iTransor Assistant 的備份讀取工具,我們要將這個 App 的存取權限打開。
接著 iTransor for LINE 會請你在 iPhone 上登入 LINE,就按照指示登入即可。
之後 iTransor for LINE 就會開始將剛才從 Android 上播份的 LINE 資料轉移到新的 iPhone 上,同時 iPhone 手機可能也會重啟數次,這都是正常的。
如果需要重新設定 iPhone 的話,選擇下方的「不讀取 App 與資料」,就不會影響到原本 LINE 資料內容。
這裡也提供 iTransor for LINE 的下載網址給大家使用:請點此
不過這個 iTransor for LINE 免費版只能夠備份 LINE 的內容,並且在電腦上讀取,如果想要更近一步地將備份的檔案移轉到其他設備上,就必須要購買正式版才可以,正式版一套買斷是新台幣 1,428 元,大家可以斟酌購買。
或是有需要的時候就花 500 多塊購買一個月的使用資格,然後用完就取消,只是如果常常都這樣買的話,不如直接買斷比較划算。
其他可以轉移 LINE 對話記錄到 iPhone 的工具
除了 iTransor for LINE 可以使用以外,市面上也還有其他的工具可以將 LINE 的聊天記錄、貼圖…等資料,包含了:
iCareFone:請點此
這也是我們曾經介紹過的一套工具程式,除了可以轉移 LINE 紀錄以外,也能夠幫你備份 iPhone、Mac 上的資料。
Backuptrans Android iPhone Line Transfer:請點此
也是一款好用的 LINE 資料轉移工具,甚至還有提供線上協助轉移的服務,價錢比上述的兩款,整體的價格比上述兩款便宜。
以上三款工具提供給大家參考,都有免費試用版可以使用,但如果要轉移資料的話,都需要付費購買正式版才能夠做到。
第三方業者協助 Android 手機轉移 LINE 資料到 iPhone
除了自己購買上述的軟體以外,市面上也有店家提供收費協助轉移的服務,在網路露天或是蝦皮上都查詢得到。
幫大家看了一下,如果是讓他們遠端協助的話,收費大約在 350 ~ 400 左右,有些有提供現場服務的商家,現場服務的價格會高一點,大概 600 ~ 700 左右。
此外,遠端移轉的話會多半需要提供:
- LINE 綁定的電話號碼及密碼
- Apple ID 帳號及密碼
- Google 帳號及密碼
現場移轉因為你本人就在,可以自行輸入,所以就不需要提供這些資料,所以如果對於提供帳號密碼有疑慮的人,還是考慮親自前往,或是自行利用上述 Android LINE 對話紀錄轉移到 iPhone 工具自行處理,其實不難。
沒有,需要使用第三方工具。
免費的可以,但如果是付費下載的就要自己再去下載一次。
是的,不過免費版僅提供備份功能,如果要把備份移轉到另外一隻手機上,還是需要付費購買。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 Apple 的消息、教學、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加入官方 Line 帳號、訂閱 IG 以及 Telegram。
延伸閱讀》
iPad mini 7 開箱體驗分享:內裝全面升級,依舊是無可取代的平板小鋼炮!
自 Apple Intelligence 推出後蘋果就開始加快旗下產品的升級節奏,端出不少「專為 Apple Intelligence 打造」的產品;今年 10 月 iPad mini 也搭上了這班順風車進行內裝全面升級。
好不好用?值不值得買?這邊就來帶大家開箱這台獨一無二的平板小鋼炮 iPad mini 7。
iPad mini 7 外觀與升級重點
iPad mini 7 外觀與設計
首先,外觀部分完全沒變,iPad mini 7 依舊是蘋果標誌性的直角邊框搭配全螢幕設計。
機身三圍、重量、螢幕大小、按鍵配置、喇叭孔數量、鏡頭與閃光燈的位置等等也都跟 iPad mini 6 完全一樣,代表配件是可以共用的。
外觀上唯二的不同,第一就是顏色變了,iPad mini 7 將原本的粉紅色替換成跟 iPad Air 6 一樣的藍色。
而舊有的「太空灰色」、「星光色」、「紫色」在 iPad mini 7 上則是以更柔的方式呈現;像我手上這台紫色的 iPad mini 7 色調明顯比 iPad mini 6 的紫色還要清淡,某些角度下還會有一點點偏粉的感覺。
第二則是加入近幾年 iPad 新機型都有的象徵性機型刻字,這也是辨認 iPad mini 7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iPad mini 7 升級重點
今年 iPad mini 7 的升級思路基本上就跟 iPad Air 6 一樣屬於「舊瓶裝新酒」,所有的升級種點都擺在內部規格的提升,這邊來幫大家複習一下 iPad mini 7 究竟升級了哪些東西。
- 使用「閹割版」A17 Pro 晶片,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 記憶體提升至 8GB。
- USB-C 連接埠傳輸速度升級為 USB 3。
- 前、後相機算法升級,支援 Smart HDR 4。
- 支援 Wi-Fi 6E 與藍牙 5.3。
- 無實體 SIM 卡槽,僅支援使用 eSIM。
- 僅支援 Apple Pencil Pro 與 USB-C Apple Pencil。
詳細 iPad mini 7 重點說明》 |
不過我想大家看上面這些升級項目應該蠻無感的,那就直接來看看我個人對於 iPad mini 7 的使用感受吧。
外出不嫌大、日常使用不嫌小,任何情境都好用!
iPad mini 7 最大的特色或者說無可取代的長處就是「mini」;猶如筆記本般的輕巧機身,造就出其他全尺寸 iPad 無法比擬的絕佳手感與便攜性,外出不嫌大、日常使用也不嫌小,讓 iPad mini 7 在任何情境下都非常方便好用。
iPad mini 7 整體尺寸比 B6 紙略大一些,下面也用 iPhone 16 Pro Max(6.9″)與 M1 iPad Pro(11″)搭配比較,幫助大家能夠更直觀的暸解 iPad mini 7 的實際大小。
我基本上就是把 iPad mini 7 當成一台手機在用;不僅攜帶無負擔、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毫無顧忌的拿出來單手捧著滑,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覺得重手、不舒服。
放在桌上也不會佔用太多空間,尤其是高鐵、飛機那種座位上的小桌板,就完全能夠發揮出 iPad mini 7 小身板的優勢;若將「便攜性」作為第一考量,我會非常推薦 iPad mini 7。
螢幕太小,不適合過於複雜的操作
不過 iPad mini 7 的小巧同時也是個雙面刃;因為 8.3″ 的螢幕對於像是「畫面分割」或「多開 App」等 複雜操作來說實在太小了、畫面看起來會非常擁擠,不適合拿來當作生產力工具,我覺得這會是購買 iPad mini 7 前需要考量的一大重點。
「果凍顯示」完全不影響日常使用
說到螢幕,也來回答頗受用戶關心的「果凍顯示」是否會影響日常使用?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日常使用完全不用擔心 iPad mini 7 會有果凍顯示(果凍螢幕)的問題。主要原因有 2 點:
第一,中國專門拆解與分析電子產品的頻道《微機分》指出,雖然 iPad mini 7 的螢幕依舊維持從右向左橫向更新,不過蘋果應該有縮短螢幕每一幀更新的時間間隔來減緩果凍效應;先前有外媒進行實測也表示 iPad mini 7 的果凍效應對比 iPad mini 6 有大幅改善。
延伸閱讀》 |
第二,螢幕的果凍螢幕是要快速來回滑動才有可能會看的出來,但這樣的測試手法已經脫離日常使用情境(你平常沒事也不會這樣用),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真的不用杞人憂天。
除此之外,這塊 8.3″ 的 Liquid Retina 螢幕基本上沒什麼好挑惕的,維持蘋果一貫的高水準顯示品質。
至於 60Hz 的部分,蘋果就是不給 ProMotion 你也拿他沒辦法,剩下的就是個人觀感與想法問題;看的出來但能接受那就可以買、看不出來那對你沒影響、看的出來又很在意的話那 iPad mini 7 並不適合你,請改選 iPad Pro。
A17 Pro 即使是閹割版,性能依舊足夠使用
雖說 iPad mini 7 搭載的是少一顆 GPU 核心的閹割版 A17 Pro 晶片,但少這一顆 GPU 核心只影響約 4.6% 左右的性能,一般正常用不會感受到太明顯的差異,對於像是瀏覽網頁、逛社群、看電子書、做筆記、玩遊戲、剪片等等已經足夠使用。
相比於性能,比較有感的其實是 8GB 記憶體,除了支援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也能拿來玩近幾年蘋果強推的 3A 遊戲大作,最重要的是可以帶來更流暢的 App 體驗;實際使用發現不僅 App 開啟速度快、「殺後台」的狀況也有改善。
加上 iPad mini 7 擁有較大的散熱面積,能夠輕鬆壓制 A17 Pro 在高性能下產生的熱量,因此也不容易有過熱降頻的問題。
總結來說,A17 Pro 搭配 8GB 記憶體完全可以滿足 iPad mini 7 所有使用需求,所以我才會說 iPad mini 7 是獨一無二的平板小鋼炮。
Apple Pencil Pro 提供更多元的用筆方式
iPad mini 7 跟進支援 Apple Pencil Pro(不支援 Apple Pencil 2,不要買錯),新增「雙指按壓」以及「尋找」功能,進一步提升 Apple Penci 的方便性;不過畢竟主角是 iPad mini 7,所以關於 Apple Pencil Pro 詳細體驗分享我就不展開細說了,有興趣的用戶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 |
補充一個使用時的小建議,在 Apple Pencil Pro 的設定中「雙指按壓」會有 5 個段位的觸發力道可以調整,寫字用力的人建議調 4~5,比較能夠避免在握筆寫字時誤觸;相反,寫字輕柔的用戶就建議調 1~3,會更好觸發功能。
橫向立體聲揚聲器需要注意手持位置
iPad mini 7 機身上雖說有 4 組開孔,但只配置 2 顆揚聲器,因此也只有 2 組開孔會發出聲音,另外 2 組不發聲的開孔應該是平衡設計用;在橫置 iPad mini 7 的時候會有立體聲的效果。
所以提醒大家在手持使用過程中,手盡量不要遮住 2 個會發聲開孔,才不會喪失原有的聲音細節。
音量鍵會根據使用方向自動切換,直覺好上手
因為要給 Apple Pencil Pro 讓出側邊空間,所以 iPad mini 7 將音量鍵改到機器頂端,短時間內可能要重新適應一下;蘋果也有對此改善使用體驗,這兩顆音量鍵會隨著用戶使用 iPad mini 7 的方向自動切換音量調整的方式。
例如直拿 iPad mini 7、讓音量鍵在上方時,右側的音量鍵就是提高音量,左側則相反。
橫拿 iPad mini 7、讓音量鍵在右側時,上方的音量鍵就是提高音量,下方則相反。
體驗其實很直覺,「上方」與「右側」的按鈕永遠都是增大音量,「下方」與「左側」的按鈕永遠都是降低音量;能夠感受到蘋果在用戶體驗的掌握還是相當優秀的。
電源鍵整合 Touch ID,辨識快速又精準
整合 Touch ID 的電源鍵,辨識速度一樣快又精準;不過按鍵面積比較大,建議盡可能讓手指的所有區域都能夠掃描到,提高在各種場景下指紋辨識的準確度。
順帶一提,也建議到「設定」>「輔助使用」>「頂端按鈕」把「輕觸按鈕來打開」選項開啟,這樣在電源鍵按下的同時,就能直接解鎖進到主畫面。
iPad mini 7:獨一無二的「娛樂向」平板小鋼炮
最後簡單聊一下我對 iPad mini 7 的看法與心得。
iPad mini 7 是一款定位明確的產品;精緻小巧的機身能夠能帶來其他全尺寸 iPad 前所未有的方便性,強大的硬體規格不僅保證滿足用戶的任何需求,也大幅提升 iPad mini 7 的使用壽命,對於日常的追劇、電子書、滑社群、逛網頁、玩遊戲這類「單純」、「娛樂」的使用情境,iPad mini 7 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存在。
但它的「小」也限制了許多發揮,尤其現在許多 iPad 端的工具 App 功能越做越完整、介面越來越複雜,在 iPad mini 7 小螢幕上執行打字辦公、文件處理、修圖、繪畫筆記等內容生產工作,體驗就遠遠不及全尺寸 iPad。
包括許多 iPadOS 的特色功能(例如多開 App、分割畫面)在 iPad mini 7 上也會顯得非常侷促,這會是購買 iPad mini 7 前需要仔細思考的一大重點;我會建議所有想買 iPad mini 7 的朋友,真的要去現場看一下實機,模擬日常使用狀況,看看這個「小」對你來說能不能接受。
總結來說,我主要推薦 iPad mini 7 給「追求高便攜性」、「娛樂需求大於生產需求」或「有電子書閱讀習慣」的用戶參考。
至於 iPad mini 6 的既有用戶,除非你覺得性能不夠用或想體驗 Apple Intelligence,否則完全沒必要升級 iPad mini 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