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歐美流行樂、低頻,這些圍繞在Beats 耳機身上的標籤,很容易讓人把Beats 的產品歸為潮流時尚人群的裝飾品。更何況,在國內外眾多明星的烘托下,這樣的印象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但實際上,在過去兩年裡,Beats 已經逐漸褪去自身那些“浮誇”的痕跡,慢慢地變得有“蘋果味”。一邊是不斷地提升產品的品質(按照Beats 的說法,他們在接受蘋果更高的品管標準),一邊是開始在產品線上植入蘋果“晶片”(W1 晶片)。
現在,在完成了PowerBeats 3、Beats Solo 3、BeatsX 等幾款產品的W1 晶片化之後,Beats 還想把另一款經典耳機Studio 也如法炮製,它便是Beats Studio 3 Wireless。
說起來,它算是蘋果系中第一款“血統純正”的「降噪耳機」,畢竟在它之前的Beats Studio 系列產品都並未加入蘋果這顆W1 晶片。那麼事不宜遲,愛範兒現在就帶你看看蘋果系的第一款「降噪耳機」,體驗到底如何?
針對風聲優化的Pure ANC 降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在Studio 3 Wireless 上,Beats 為其搭載了一種稱之為Pure ANC 的降噪技術,這是一種專有的完全自適應降噪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阻隔周圍環境噪音。
Beats 表示,Pure ANC 除了能實時以每秒高達50,000 次運行聲音校準來監測用戶在不同環境下的噪音並加以消除之外,還能測量到因撥頭髮、調整眼鏡、觸碰耳朵以及頭部的動作等日常活動引起的噪音,並進行相應的調整。
同時,它會根據不同的環境噪音對用戶所聆聽的音樂內容進行相應調整,以呈現更好的聲音保真度。
不過單從官方的介紹和參數來看,我們很難感受到Beats Studio 3 降噪效果到底如何。好在,在我體驗Beats Studio 3 Wireless 的那段時間,它剛好橫跨了假期和工作日,於是我便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場景,仔細體驗Pure ANC。
相比於索尼MDR 1000X、索尼WI 1000X、Bose QC35、Fill Diva Pro 等一些我戴過降噪耳機,Studio 3 的降噪能力稱不上是最頂級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與降噪效果相對更好的Bose QC35 不同,Studio 3 就像是逐漸把你帶進一個安靜的世界。打個比方,它有點像是點擊播放器暫停音樂時,音樂聲慢慢從有到無的感覺。而不是像Bose 和索尼的那樣,戴上就直接進入一個安靜的世界。
為了讓大家了解Studio 3 的降噪效果,我在6 個不同場景下,4 種不同分貝數下記錄了Studio 3 開啟Pure ANC 後,我的主觀感受。本次測試環境分貝數的設備為iPhone 上的App——分貝測試儀(因此,鑑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下面的記錄僅供參考,與實際可能會有出入)。
在整個降噪的體驗過程中,愛範兒注意到Studio 3 與索尼MDR 1000X 以及Bose QC35 一樣,對外界人聲並不會完全過濾掉,只要你播放音樂的音量沒有調到特別大,即便是開啟了降噪功能,你還是能留意到外界人聲的存在。
同時,Studio 3 對於一些銳利、清脆的聲音也無法完全消除。例如馬路上車輛鳴喇叭、辦公室裡的機械鍵盤敲擊聲等等,只要你播放音樂的音量還不算大,那麼你還有一定機率會察覺到這些類型的環境噪音。
而Beats Studio 3 的整體降噪效果,比起Bose QC35,Studio 3 的降噪效果的確要稍遜一些。不過它仍有一些優勢。例如它能對風聲進行了降噪,而這一點是索尼MDR 1000X 和Bose QC35 所沒有的。
實際上,在拿到Beats Studio 3 之前,其實愛範兒就曾前往上海試聽過這款耳機。當時,Beats 利用一台大風力的風扇演示了Studio 3 面對呼呼的風聲所進行降噪。在面對風吹的4~5 秒前,Studio 3 依然會與索尼MDR 1000X 和Bose QC35 一樣,會聽到類似風吹麥克風的聲響。而之後,Studio 3 會慢慢過濾掉這種呼呼的聲響。
Beats 的負責人表示,Studio 3 之所以需要花費3~5 秒的時間後才對風聲進行噪音過濾,並不是因為每秒50,000 次的實時聲音校準沒有奏效,而是為了空出一點時間,讓用戶在一些場景下,預先了解環境聲,避免出現一些安全問題。
W1 晶片帶來的音質改變&“遠距離”的無線音樂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真正的科技體現在讓產品更簡單、更優雅,而這兩點在Beats Studio 3 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得益於蘋果W1 晶片的植入,Studio 3 在配對iPhone 等蘋果設備時,就十分簡單。W1 晶片的配對優勢這裡就不贅述,我們著重講一講Studio 3 在藍牙連接距離的表現。
實際上,當用戶在使用大多數藍牙耳機的時候,都會擔憂其連接穩定性,有時候稍短一點的距離,稍厚的一堵水泥牆,都會讓你的耳機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出現卡頓甚至失聯。但這些問題卻比較難在Beats Studio 3 身上出現,因為它的藍牙連接距離實在是遠得令人驚嘆。
以我的體驗情況為例,我在大約150 平米的空間裡,有幾堵牆隔開了幾個區域,我的iPhone 就放置在左下角這個區域裡,但無論我在這個150 平米的空間身處何處,頭頂上戴的Studio 3 都沒有出現過一次播放音樂卡頓的情況。
而更大面積的空間,我沒有再進行嘗試,不過這樣的表現已經足以令人折服。也就是說,一旦戴上Studio 3 聽音樂,至少在普通面積的生活空間裡,你都不必擔心藍牙連接距離的問題,可以真正“優雅”地享受無線音樂,不必揣著手機一起走動。
然而,對於Beats 來說,為了Studio 3 植入W1 晶片,不僅僅是為了無線傳輸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Studio 3 具備更好的音質。
說實話,一提到Beats 的音質,或許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但實際情況是,Studio 3 的確改變了很多,如果不跟其他耳機做比較,單純跟自己的產品比的話,我認為它是有進步的。
相較於上一代的Beats Studio 耳機,Studio 3 的音質的確因?W1 晶片的加入以及一些調音而變得更加成熟。在過去Beats 耳機一聽歐美流行樂那種轟頭和混濁感,已經在Studio 3 身上褪去。
以Pitbull 的歌曲《Can’t Have》為例,歌曲開頭約0:33 秒處“Boom”的音效在Studio 3 上並沒有引起一股特別強的震盪感,這種震盪感甚至略弱於蘋果的EarPods 以及Bose QC35。除此之外,它的人聲也比上一代Studio 要更加清晰。
這樣的清晰感,即便是在Calvin Harris 這首人聲混電音的歌曲《Sweet Nothing》裡,依然表現得很明顯。(注:體驗過程中,所有音源皆自Apple Music)
不過總的來說,Studio 3 更適合那些像我一樣喜歡聽歐美流行樂的用戶,一旦跳出這樣的聽曲風格,很難說,它能不能取悅到你耳朵。
Studio 3 的綜合體驗:令人印象深刻,但仍有不足
說起來,即便是一口氣拿出了針對風聲優化的Pure ANC 降噪、W1 晶片加持的遠距離無線連接以及向良性發展的調音風格等賣點後,Studio 3 身上仍然還留有一些足以讓人津津樂道的優勢。
比如,Studio 3 的續航表現還算不錯。它能夠在開啟降噪功能的情況下,提供長達22 小時的續航。相比之下,同樣開啟降噪功能的Bose QC35 只能達到20 小時的續航。而關閉了降噪功能後,Studio 3 能達到40 小時的續航。
續航之外,它的Fast Fuel 快充功能也是頗為實用。Beats 表示,Studio 3 可以充電10 分鐘,開啟降噪功能聽歌2 小時,或關閉降噪功能聽歌3 小時。在實際體驗中,快充功能的確很快。我從Studio 3 亮紅燈開不了機的狀態下,充電9 分鐘,耳機的電量從0 升至14% 。而從0 充滿的時間約為57 分鐘。
不過,Studio 3 佩戴起來的舒適感還有待提升。在耳機設計上,它沒有Bose QC35 少、薄、軟的耳墊,也沒有給耳朵留下更大的空間。同時,整個耳機的重量也沒有QC35 那麼輕巧。因此,在以舒適性著稱的Bose QC35 面前,Studio 3 的佩戴感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優勢的。
如果剛戴上Studio 3,你或許不會有什麼明顯的感知。不過一旦你把耳機摘下來,或者是換上QC35,你就會察覺到剛剛Studio 3 戴起來其實是有一點點不適。而這樣的情況隨著佩戴時間的推移,會變得更加明顯,沉、悶熱和壓耳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
這也就意味著,在炎熱的天氣,你戴著Studio 3 出門可能不是一個樂觀的決定。
寫在最後
綜合來看,Beats Studio 3 Wireless 算得上是一款與其台幣11,900元定價相符的無線降噪耳機。儘管Studio 3 在基礎功能上,對比普通無線降噪耳機,是幾乎完全相同的。但無論是降噪水準、遠距離藍牙連接、電池續航和快充都算得上是降噪耳機中少有的亮點。
而正是這些小細節,讓Studio 3 在主打音質的索尼MDR 1000X 以及主打舒適和降噪的Bose QC35 面前,仍具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同時,作為蘋果系裡的第一款“血統純正”的降噪耳機,Studio 3 憑藉著W1 晶片的優勢,讓Beats Studio 3 堂而皇之地成為了目前最適合蘋果設備的降噪耳機。
回歸到購買建議上,我認為Studio 3 是值得肯定的一款產品,但它可能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出差坐飛機的人,愛聽歐美流行樂,且同時也是一名iPhone 用戶的話,我認為Studio 3 是比較適合你的。
但如果以上幾個情況沒有一個符合你的話,說實話,我的確也找不到更合適的理由來說服你去購買這款耳機。
(原文刊登於愛泛兒,蘋果仁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