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22 下午 5:08 左右發生,芮氏規模 5.5 有感地震開始。範圍:全台;直到現在 22: 20 已連續出現 19 起以上地震,最大的地震為芮氏規模 5.9 ,這也讓大台北地區皆有強烈的晃動感受。
4/22 地震速報
氣象署說明,這些地震仍然是花蓮 0403 地震的餘震,是有必要以較大規模的地震、短時間將能量釋放,沒有特別異常的情況。
編號 | 時間 | 深度 | 地震規模 |
---|---|---|---|
252 | 22:20 | 7.4 km | 4.8 |
251 | 22:13 | 7.7 km | 4.3 |
250 | 22:12 | 8.2 km | 4.3 |
249 | 22:12 | 8.6 km | 4.5 |
248 | 22:11 | 8.6 km | 5.9 |
247 | 21:42 | 5.1 km | 4.8 |
246 | 21:13 | 10 km | 5.3 |
245 | 21:02 | 8.5 km | 4.4 |
244 | 21:00 | 5.3 km | 4.7 |
243 | 20:23 | 6.9 km | 4.5 |
242 | 19:47 | 6 km | 4.3 |
241 | 19:45 | 10 km | 5.0 |
240 | 19:44 | 6.1 km | 4.8 |
239 | 19:36 | 4.5 km | 4.2 |
238 | 19:34 | 8.4 km | 4.9 |
237 | 19:25 | 6.4 km | 5.0 |
本報告係中央氣象署地震觀測網即時地震資料地震速報之結果。
地震不斷的原因
地震持續發生的原因可以從數個關鍵方面來理解:
-
大規模地震後的應力調整: 當發生一場大規模地震(如規模7.2)後,地殼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應力調整以達到新的平衡狀態。這期間,即使主震已經過去,餘震仍可能在原震區或附近地區持續出現。
-
極淺層地震的特性: 極淺層地震會使能量迅速散發,導致震動範圍相對集中於震央附近。這種地震的震感在高樓層或特定地質結構(如台北盆地)會更加明顯。
-
地震的地理分布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的活動區域可能從海域移至陸地。這種變化可能會通過較大規模的地震來快速釋放積累的能量。
-
地球平衡系統的自然調整: 地球岩層的動態是一種平衡系統。當某一地區因地震活動失衡時,其他地區可能通過地震來進行應力調整,類似於“翹翹板”效應。
-
能量釋放的規模差異: 地震能量釋放的規模差異巨大。例如,30次規模6的地震釋放的能量約等於1個規模7的地震,這表明不同規模的地震會導致餘震持續時間和頻率的不同。
為何我的iPhone沒有收到「地震警報」、「國家級警報」?
剛剛地震,相信很多人的 iPhone 應該都有跳出上面那個「國家級警報」吧!這功能是某次地震首度啟用,也就是說有收到地震警報的人是第一次收到。那麼,為何又有些人沒有收到呢?
- 可以參考此篇文章,告訴你為什麼沒有地震警報通知收到及如何啟用。
- 強震災損看這!財政部「9大稅捐可減免」
- 【地震防災知識宣導】打開門非優先!防災避難包、地震防災知識整理
- 地震房子有聲音會倒塌嗎?5招檢查房屋結構與裂痕
- 我家在地震斷層帶附近嗎?台灣活動斷層網幫你查(手機也能用)
- 抗震建築是怎麼設計的?用抗震結構來面對地震,保護住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