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和三星新耳機上這些小巧思,是人機互動的「秘密武器」


line banner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圖、文/愛范兒授權轉載

如果從初代 AirPods 問世算起,真無線藍牙耳機(TWS)已經井噴式發展了將近 8 年,從一個沒那麼大眾的品想,成為了幾乎人手一個的生活必需品。

至少我身邊來說,很少有不使用藍牙耳機的同齡者。

但當我發出疑問,你們知道怎麼用無線耳機切歌、調音量和開降噪嗎?有不少人才第一次才知道這小玩意兒竟還能切歌。

有人對操作的瞭解停留在單擊暫停,雙擊切歌,但更多的操作就不太記得了,又或是覺得這些操作實在難用,乾脆直接掏出手機。

耳機操作,越來越抽象

這是三星 Galaxy Buds 初代,也是我用過的第一款 TWS 耳機。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我和它之間的互動,僅限於放入耳朵,然後和我的 iPhone 手機配對。

直到一天,我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了耳機外壁,耳機「嘟」了一聲,然後我發現正在放著的音樂,暫停了。

在為發現新大陸欣喜之餘,我又覺得這實在值得吐槽,如果不看說明書,誰能想到這個富有光澤的表面,還是讓使用者和耳機互動的觸控區呢?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同理,前兩代 AirPods 也存在類似問題,但 AirPods Pro 和 AirPods 3 換成了按壓式互動,並在耳機柄上增加了一個「凹槽」的設計,手指放上去很自然就會想著按下去。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而全新的三星 Galaxy Buds 3 系列,雖然連三星董事長都不太滿意,但新「長出」的耳機柄賦予了它全新的捏合、滑動等操作。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上個月參加了三星發佈會的同事,在嘗試佩戴 Galaxy Buds 3 的時候就發現,這款耳機全新的「刀鋒」設計不只是凹了個新造型,不同於傳統圓柱形的楔形結構,讓他出於本能地就伸出兩個手指滑動。

而他表示,不少真無線藍牙耳機耳機,都是他在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才發現也可以透過滑動來調音量。

但至少,現在不少真無線藍牙耳機都有一個小小的凹槽,用來提示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和耳機互動,反而頭戴式耳機才是真正的人機互動深水區。

我用了好幾年的 Sony WH-1000XM3 耳機,如果不是專門進行了一番研究,我根本想不到這個光溜溜的右耳罩,不僅可以點,還能滑。

剛剛同事告訴我,還能「捂住」,作用是暫時開啓環境聲。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在觸控區域一個標識都沒有的 XM3,圖片來源:The Verge

XM3 還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降噪功能鍵和開關機按鈕都位於耳機的左側,還都是長條形狀。

兩個按鈕用久了會形成肌肉記憶,但是如果是剛拿到手,或者閒置之後再重新使用,每次要按這兩顆視線之外的按鈕,都有種在「賭」的感覺。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一長一短兩個按鈕有點區別,但不多,圖片來源:nehalist.io

一千家耳機廠商有一千種互動方式,使用者換耳機的時候,常常發現難以無縫切換:這家按壓一下是播放,到那家又變成了輕點兩下,還有一些只需要輕點一下。

加上現在大家買回科技產品大多開箱即用,說明書主要為了看個配對方法。而抽象難記的操作手勢,很多時候過目即忘,用著用著又掏出手機,回到最直覺的視覺話操作去了。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現在手機上「電源鍵」,或者說曾經叫「電源鍵」的那顆側邊按鈕。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從前,這顆按鈕按一下就能鎖定螢幕/喚醒螢幕,長按就能關機,已經成為使用者的一種共識。

現在,雙擊可能會出來相機和錢包,三擊或者五連擊會啟動緊急模式,長按也許會出來電源選單,也有可能是語音助手,甚至有時什麼都不會發生。想關機?那可能得和音量鍵配套使用。

按鈕越來越少,機身越來越一體成型是當下科技產品的趨勢,但帶來的體驗卻越來越「反人類」了。

Dyson 新的 OnTrac 頭戴式耳機,佩戴使用極其舒適,只是如果想要開關降噪,就必須要用兩隻手指或以上大力敲擊耳罩背面兩次,成功率也不算高,最後我發現直接攤開手掌拍兩次一定能成功,屢試不爽。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給腦袋和耳朵整出來的動靜,都快把人體工學加的分扣完了。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圖片來源:Dyson

而 Sony WF-1000XM5 降噪的「輕觸四下調節音量」,讓人忍不住懷疑,專案管理者自己真的用過這個產品嗎?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看不見」的人機互動

近 10 年前,曾經有這麼一款標新立異的設備橫空出世: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這款名為「VINCI 智慧頭機」的設備,來自一個中國的創業團隊。在形態上,這款設備猶如一款在右耳罩外側配備了手機螢幕的耳機,不僅可以上網,還能進行點歌、錄音等等,團隊表示是「另一個次元的產品」。

這個團隊在 2018 年就幾乎銷聲匿跡,原因恐怕顯而易見。

VINCI 智慧型頭機上的奇葩感,恰恰折射出耳機與使用者互動的本質:這個在你耳朵兩側、視線之外的設備,只能依賴記憶和直覺來進行人機互動,而這個過程中,「直覺」的佔比越多,這個「看不見」的互動就越接近優秀。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圖片來源:新浪科技

最符合人類直覺的一種交互設計,我認為是這個: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不管是想進行快速調整,還是精準把控,旋鈕都能透過不同的轉動幅度實現,這也是它和音響設備結緣深遠的原因。

微軟 Surface 這個品牌如雷貫耳,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 Surface 耳機: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Surface 耳機系列在很多方面都不算出眾,卻別出心裁地把耳機左右兩側做成「撥盤」,不僅能調音量,還能調「降噪等級」,通過一種致敬老收音機和音響設備的方式,實現了最符合直覺的互動方式。

旋鈕本身也能做成一種按鈕。像是 AirPods Max 和 CMF Buds Pro 充電盒上的旋鈕,除了調音量的基本操作,還能通過按壓來實現播放、暫停等功能,好過對著一個光滑的表面「指指點點」要來得更直覺。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CMF Buds Pro 2 充電盒上的智慧旋鈕,圖片來源:Phone Arena

而上文提到的 Dyson OnTrac,在人機互動上更是腦洞大開,配備了一個小小的操縱桿,左右能切歌,上下調音量,按壓還能暫停/播放。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圖片來源:The Verge

這個操縱桿巧妙利用了我們平時使用播放器「左邊按鈕是上一首,右邊按鈕是下一首」、「往上是調高,往下是調低」得來的技術經驗,降低了使用者的學習成本。

無獨有偶,最新的 Sonos Ace 耳機也有一個差不多的「滑動按鈕」設計,除了不能左右撥動切歌,其他操作和 Dyson OnTrac 類似。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Sonos Ace 耳機,圖片來源:Wifi Hifi Magazine

其實,要把「看不見」的互動做好,最重要的無非兩點:一是「形態」,二是聲音、觸覺上的反饋。

形態很好理解,像是剛剛提到的三星 Galaxy Buds 3 系列的楔形結構,就比前幾代的光滑表面,更能引導使者者近行互動。

AirPods Max 上的長條電源鍵和圓形旋鈕也能實現盲按,使用者不需要去回憶哪個按鈕對應哪種功能。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如何做好交互的反饋,或許是更加考驗廠商的難題。

小到難以搭載馬達來提供觸覺反饋的 AirPods Pro,單純靠極具迷惑性的提示音,硬生生把一個平面給模擬出了按壓感。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發現 AirPods Pro 是沒有物理反饋的,圖片來源:The Verge

Dyson OnTrac 開關降噪的方式雖然槽點滿滿,但反饋是一種類似抽出/塞入密閉容器塞子的模擬音,在特別之餘,也比普通的「嘟嘟」聲更符合使用者直覺。

在這個觸控螢幕當道的時代,點擊、滑動已經成為刻在我們 DNA 裡的人機互動方式,但在研究看不見的腦袋兩側,或許還得靠按鍵和模擬創造舒適體驗。

最好的交互或許是不需要交互

但對於 TWS 無線耳機來說,超迷你的體積難以配備更多按鈕,在人機互動的設計上限制不小。

蘋果可能也有所察覺,因此有爆料稱,蘋果正在探索 AirPods 整合鏡頭的設計,有望實現隔空的手勢操作,以及環境感知的能力。

像是 AirPods 這種 TWS 耳機,最大的優勢就是「無感」:在同個生態內,使用者不需要太多的人機互動,需要用的時候就直接塞入耳中,還能在設備間無縫流轉,即點即聽。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圖片來源:MacRumors

而紅外線鏡頭+麥克風的感知能力,加上對各種場景的機器學習,未來 AirPods 或許能夠更無感,基於環境自動調節耳機的音量、降噪,進一步減少互動的需要。

比如,在人潮洶湧的地鐵,就提高主動降噪的級別,但同時有針對性地凸顯地鐵播報的聲音;而在相對安靜的家中,可以關閉降噪,並降低音量保護耳朵。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Sony XM5 耳機能夠進行部分降噪功能的場景自動化調節,圖片來源:Sony

這些功能不一定需要一個新的紅外線鏡頭,當下手機的定位功能+場景感知功能,其實完全可以和耳機進行連動。

就像一到機場,手機會自動推送登機證、登機時間等訊息,那是不是也可以在飛行時間,讓耳機自動保持比較強的降噪效果,或者到了電影院,就自動打開弱降噪,成為像 Loop 一樣的降噪耳塞。

各家廠商正在佈局的端側場景化 AI,能夠再讀取使用者信件、日程後安排好相應設定,自然也能學習使用者在不同場景的耳機使用習慣,然後實現更人性化的自動調整。

AirPods 耳機 人機互動 愛范兒轉載

▲ iOS 18 上更聰明的 Siri,會學習使用者個人訊息,能夠真正理解個人意圖

也許比起方便地叫出 ChatGPT,真正的 AI 耳機更應該在「看不見」的地方,幫使用者完成想要的互動,這也是更好的「人機互動」模式。

延伸閱讀》

AirPods 4 功能、價錢、上市時間、什麼時候推出一次看懶人包

iPhone 耳機調節技巧教學:一個設定提升 AirPods 的通話與音效品質

三週使用 AirPods Pro 2 評測心得:音質有感提升、用小細節堆出滿意度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 Apple 的消息、教學、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一定要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加入官方 Line 帳號、訂閱 IG、YouTube 以及 Telegram。

加入LINE好友  追蹤FB粉絲團  追蹤 Instagram  訂閱 YouTube  訂閱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