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很多人會感到困惑:為什麼有時候候選人拿到的全國普選票比較少,但還是能當選?這一切都與美國特有的「選舉人團制度」有關。選舉人團是一種間接選舉的方式,每個州有特定數量的選舉人來選出總統,而不完全依賴全國的普選票數。
下面我們帶大家詳細了美國總統的選舉制度,以及為什麼人家會說美國民主選舉和台灣的民主選舉不同,並且實際拿出 3 個拿個過半普選票但無法當選總統的案例。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選舉人團是什麼?
美國總統並不是由全國的選民直接一票一票選出來的,而是由一群「選舉人」來決定。
美國每個州都有一定數量的選舉人票,這個數量取決於該州的國會代表數量(眾議員加上兩名參議員)。全國共有 538 張選舉人票,候選人需要至少 270 張選舉人票才能當選總統。
▼ CNN 預測目前各州的選舉人票狀況,藍色與紅色為鐵票區
候選人要怎麼樣拿到選舉人團的票呢?
在選舉期間,選民投票支持他們喜歡的總統候選人,但這個票並不是直接給候選人,而是給「選舉人團」,如果這個州的大多數選民支持某個候選人,這位候選人就會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它們採取按選區分配選舉人票的制度),這些選舉人之後會在選舉人團投票時,把票投給這位候選人,當最終選舉人票開出後,才是真正確認選舉結果的時候。
但因為選舉人多半不會跑票,例如我是屬於民主黨總統的選舉人團,而我這一州也是由民主黨的候選人獲得較多的支持選票,那麼到時候我投票時,也會投給民主黨的候選人。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不是「票多的贏」
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選舉人團」跟台灣的直接普選不一樣,大多數州使用「贏者全拿」(winner-takes-all)制度,也就是說在一個州中獲得最多選票的候選人會拿下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這樣的設計導致一些州的選民影響力比其他州更大,特別是一些人口較少的州或「搖擺州」。
比如說,假設美國只有兩個州,一個是擁有 30 張選舉人票的佛羅里達州,另一個是擁有 28 張選舉人票的紐約州。
A 候選人 | B 候選人 | |
佛羅里達州 | 510 萬 | 490 萬 |
紐約州 | 300 萬 | 600 萬 |
結果 | 810 萬 | 1090 萬 |
若是以上面的表格,看起來應該是 B 當選,但因為選舉人票制度會變成下面這樣。
A 候選人 | B 候選人 | |
佛羅里達州 | 30 張 | 0 張 |
紐約州 | 0 張 | 28 張 |
結果 | 30 張 | 28 張 |
選舉人團制度的關係,A 拿到佛羅里達的 30 張選舉人票、B 拿到加州的 28 張候選人票,所以最終結果是 A 勝出。
過去因選舉人票高於普選票當選的例子
選舉人團制度曾多次導致普選票和選舉人票結果不一致。以下是幾個有名的例子:
2000 年:布希對高爾
在 2000 年的選舉中,高爾比布希多獲得了超過 50 萬張普選票,但最終布希在選舉人票上以 271 比 266 勝出。這場選舉的結果主要由佛羅里達州的爭議決定,佛州最終把選舉人票給了布希,使他成為總統。
2016 年:川普對希拉蕊
在 2016 年的總統選舉中,希拉蕊比川普多獲得了近 300 萬張普選票。然而,川普贏得了包括多個關鍵搖擺州在內的足夠選舉人票,以 304 比 227 勝出,成為總統。
1888 年:班傑明·哈里森對格羅弗·克里夫蘭
在 1888 年的選舉中,時任總統格羅弗·克里夫蘭獲得了更多的普選票,但班傑明·哈里森贏得了更多的選舉人票,成功當選總統。
這些例子顯示,即使候選人獲得了更多的全國普選票,選舉人團制度仍然可能讓另一位候選人當選,這正是選舉人團制度備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反對與支持選舉人團的爭論
選舉人團制度的支持者認為,這種設計保護了小州和農村地區的利益,避免總統選舉只集中於大城市的票數。而反對者認為,選舉人團制度讓部分選民的選票價值更高,並且讓「搖擺州」成為候選人競選的重點,導致其他州的選民被忽視。此外,這也可能導致一名候選人即使獲得全國最多的普選票,卻無法當選的情況,這在過去的選舉中多次發生。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總結
選舉人團制度讓美國總統選舉不僅僅依靠普選票的數量來決定,而是根據各州的選舉結果來分配選舉人票。這種設計使得總統選舉的結果可能與普選票不一致,導致一些選民感到選票價值不均。
但無論之後有沒有要改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依然還是採用選舉人票這個制度再走,而初步結果預計將於台灣時間 11 月 6 日上午開始公佈,但由於搖擺州計票進度不一,最終選舉結果可能需要數天才能確定。我們也會持續帶大家關心美國總統選舉的開票結果。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辯論會直播懶人包》外交、墮胎權、移民等 5 大議題彙整
美國總統辯論會直播:主持人、辯論時間、日期、Youtube 轉播平台線上看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 Apple 的消息、教學、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一定要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訂閱 IG、YouTube 以及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