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 概念版可以使用 iOS 應用程式了!但兩大系統有可能會合併嗎?


line banner

(原文刊登於愛范兒,蘋果仁授權轉載)

最近一位西班牙的平面設計師分享了自己關於 macOS 11 的概念設計。當中最引人注目的頂端經典狀態列不復存在了,會出現一個和 iOS 設計相似的控制中心。整體設計風格和 iOS 非常類似。

2017 年,整體的PC 市場仍然沒有起色。根據 IDC 的調查報告顯示,2017 整年的全球 PC 出貨總量為 2.595 億台,比 2016 年的 2.602 億台下滑了 0.2%。

從 2011 年開始,這個數字就開始下滑,一滑就滑了 6 年。

但是Mac(蘋果 PC)的出貨量,在 2017 年卻達到了 1996.61 萬台,比去年同期的 1855 萬台增長了 5.9% ;市場佔有率達 7.6%,高於去年的 7.1%。

如果按照出貨總量的排名来看,蘋果僅排到第 4 名,前面還有惠普、聯想、戴爾三位老司機。蘋果的出貨量僅 1996.61 萬,比起前三名的四五千萬,仍有一大段距離。

但若把 1996.61 萬台出貨量,乘上 Mac 電腦的高昂售價的話,就是一個嚇人的數字了。

根據蘋果 2018 年第一季(截止至 2017 年 12 月 30 日)的財報顯示,Mac 的營收高達 68.95 億美元。

所以說Mac 還是很賺錢的。

 

昂貴的售價並未阻止消費者去購買 Mac。除了出色的硬體工業設計之外,macOS 一向都是 Mac 的一個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還記得那個在 Windows 上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裝上去的「黑蘋果」嗎?

去年六月五號蘋果在 WWDC 上發表的 macOS High Sierra,距今已過去了半年 ,相信不少 macOS 使用者已經開始期待今年 WWDC 上的新版 macOS 了。

但根據以往 WWDC 的慣例,使用者想要嘗試新版的 macOS ,恐怕還得等上3 個月。

不過,最近有設計師在網路上發表了自己的 macOS 11 設計概念,讓大家解解饞。

西班牙的平面設計師 ÁlvaroPabesio 最近在著名設計社區 Behance 分享了一些自己的 macOS 11 概念設計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頂端的經典狀態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分為二、大幅精簡化後的選單列和狀態列。點開狀態列,會出現一個很像 iOS 設計的控制中心。

整個控制中心的設計邏輯,和 iOS 大致類似。根據設計師的說法,控制中心中的各項控制按鈕,都可以透過(觸控板上的)3D Touch 做更進一步的調整,而下方的快捷鍵也是可以自由設定的。

除了頂端的狀態列和控制中心之外,設計師也重新設計了 Siri、Finder、iTunes 等關鍵應用程式的視覺。整體的設計風格都和 iOS 非常類似。

除了視覺重新設計,設計師還為 macOS 「新增」不少功能。

首先這個概念版的 macOS 11 有個名為「裝置」的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應用程式,管理同一個 Apple ID 底下的所有設備,如 iPhone,iPad,Apple TV,AirPods 以及 HomePod 等。

除此之外,全新的夜間模式也出現在這個概念版的系統上。和以往的夜間模式不同,它不只是簡單地改變整個螢幕的色調而已,而是透過選擇性地改變應用程式中各元素的色調,以確保使用者在進行一些需要精準顯色的工作時,不會受到影響。

然而前述的都還只是前菜,在這個 macOS 系统概念版中的最大亮點是,它能夠使用 iOS 上的應用程式。而且這些應用程式並不只是單純的螢幕投影那麼簡單,而是會針對電腦端進行各種優化。

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這並不是設計師憑空幻想出來的功能。前陣子外媒 Bloomberg 就曾報導過,蘋果增加新的開發者工具,幫助軟體開發者設計出能同時在 iOS 和 macOS 上運作的應用程式,讓開發人員能更輕鬆地同步 iOS 和 macOS 上應用程式的開發與更新。

當然,對於蘋果是否會真的做出這種大幅弱化 iOS 和 macOS 設備分界線的動作,愛範兒持保留意見。

同時,這又回到了一個老問題:

macOS 最終會和 iOS 融為一體嗎?

由於蘋果不同的產品線之間,新品發布的時間點會錯開,所以消費者往往會透過近期已發佈的新品特性,去推測另一個未發表的新產品。好比先後出現在 iPhone 和 MacBook Pro 上的 3D Touch 和 Touch ID。

再加上蘋果又是公認最會統一使用者體驗的公司,再加上人們對於美好新奇的事物,多是抱持著期待的態度,因此,出現 「macOS 最终會和 iOS 合併嗎?」這種問題一點也不奇怪。

硬體層面若做到使用者體驗的統一,是可以的,但若將 macOS 和 iOS 相融合,又或者弱化兩者間的差異性,這種事幾乎不太可能發生。

兩者走得最近的一次,是在兩款均適用於輕度辦公的設備上:iPad Pro 和 MacBook。雖然兩者在攜帶性和輕度生產力上極為相似,但經過分析後,兩者定位的界線還是很明確的。

(圖片來源:iMore

而且對蘋果來說,就算不提合併,即便只是「弱化」兩者之間的差異,單就商業上的考量,還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多條產品線的意義在於,生產商可以研發不同產品來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細分出不同的定位、功能的各種產品,進而覆蓋到更廣的使用者群體。如果融合兩款產品,若磨平兩款產品的特性的話,無論是在商品的使用價值,或是在商業價值上,都是大打折扣的。

其實蘋果的各個高階主管,早在之前就已回應過這項問題,例如 Phil Schiller 在某次英國《獨立報》的採訪中就曾說過:

iOS 和 macOS 是兩款現存的、差異極大的產品。執行 iOS 的 iPhone 和 iPad 採用多點式觸控,他們使用的是直接式操作。而 Mac 則涉及大量滑鼠與選單的操作,屬於非直接式操作。

舉例來說,選單列是 macOS 上的核心部分之一,但若放在 iOS 裝置上,可想而知使用者體驗會有多差。

而 Craig Federighi 亦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這個問題:

在很久之前思索多點觸控時,我們就已經討論過 Mac 是否適合多點觸控。答案在那時候就已經是否定的了。我們覺得在 Mac 上使用觸控螢幕並不實用。

兩位蘋果高階主管的採訪中都提及「互動」的問題,這的確是 iOS 和 macOS 在使用者體驗上最為不同的地方,同時也是兩者不可能整併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