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有這個經驗:與朋友討論某個話題,之後打開 Facebook 跟上網,就四處都看到那個東西的廣告;像是無意中跟朋友聊到寵物玩具,之後到哪都看的到寵物玩具廣告,哪怕你根本沒有養寵物。
這讓許多人不禁懷疑:Facebook 跟 Google 是不是在偷聽我們的對話啊?
Facebook 否認偷聽,Google 沒特別聲明
在 Mark Zuckerberg 參加聽證會時,就有議員問到:「Facebook 是否會利用手機的麥克風,蒐集個人對話並用來投放廣告?」當時 Mark Zuckerberg 的回答很乾脆,直接表示:「不,我們沒有。」
另外,負責 Facebook 廣告部門的副總也在 Twitter 講明了:「我們不會,也從來沒有用麥克風來蒐集個人資訊並用於廣告,就真的沒有。」
I run ads product at Facebook. We don’t – and have never – used your microphone for ads. Just not true.
— Rob Goldman (@robjective) October 26, 2017
至於 Google 向來不常針對他們認為沒必要回復的問題評論,既然目前火還沒(大規模地)燒到 Google 身上,他們自然也沒有針對此事作評論。
其實,Google 有在蒐集你的聲音資訊
但其實,Google 有光明正大地錄下你的聲音,只是你很可能不知道而已。點這個連結前往 Google 的活動記錄頁面,你很可能發現自己好多對話都被 Google 錄了下來,還存成一個個的錄音檔。
為什麼 Google 要這麼做?為什麼我對這些錄音都沒印象?
根據 Google 的說明,他們會在你啟用語音服務時錄下你的聲音,包括啟用的前幾秒也會一併錄下。這些啟用時機包括呼叫「OK, Google」,或是打開麥克風的時候,所以對這些錄音沒什麼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為何 Google 要這麼做,據悉是為了學習你的聲音,讓以後呼叫 Ok Google 時可以更準確的判斷是你本人。
▲ Google 錄下你的聲音並記錄在網頁中。
我可以關掉嗎?
答案是可以的,到 Google 的活動控制項頁面,可以選擇不讓 Google 取得你的定位資訊、裝置資訊、搜尋紀錄等等,當然也包括語音。另外,官方的用語是「暫停」而非「永久關閉」,因此值得注意未來 Google 會不會在某些情況下又把錄音功能開啟。
Facebook 也有蒐集你的聲音資訊
iOS 或 Android 使用者,只要留意一下 App 要求的權限,就可以發現 Facebook 是有權使用你手機的麥克風的;以 iPhone 為例,到「設定」>「隱私權」>「麥克風」,就可以看到所有可以使用麥克風的 App 清單。
▲Facebook 甚至 Google Maps 都有權存取你的麥克風。
根據官方說法,這是讓你透過 Facebook 錄影時,App 有權把聲音也錄進去,而不會透過這麥克風偷錄對話並用於廣告。
我一逛過某個網頁,就到處看到類似的廣告?
即便 Facebook 或 Google 沒有用你的聲音資訊來投放廣告,但大家肯定有「搜尋過某關鍵字」或「逛過某個網頁」,接下來無論到哪都可以看到相關的廣告這樣的經驗吧?
這是肯定的,因為 Google 與 Facebook 確實掌握了相當多關於你的資訊,Google 擁有你最近的搜尋紀錄、瀏覽過的網頁、年齡、性別、地理位置等資料,這些資料會提供給廣告主作為廣告投放之用,在部分國家,Google 和 Facebook 甚至還有你的年收入資料。
Facebook 擁有的資料也非常多樣,除了從你按過的讚、互動過的貼文判斷出你的興趣以外,還有大量的個人訊息,這些被你間接賣掉的隱私,其實就是免費使用 Facebook 服務的代價。甚至就連你離開了 Facebook,它還是有辦法透過 Facebook Pixel 等工具持續追蹤你的數位足跡。
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早就已經是數位廣告的常態了。
為什麼大家做實驗後,發現 Google 確實有在偷聽並投廣告?
像是外國 YouTuber、台灣電獺少女等等,都做過「Google 到底有沒有偷聽對話」的實驗:
▲ 沒有養狗的 YouTuber,對著電腦一直講狗玩具等相關用語。
▲ 一打開網頁,立刻顯示跟狗玩具有關的廣告。
如果基於相信 Google 跟 Facebook 的立場,假使他們真的沒有用麥克風偷錄對話好了(儘管在技術上不難達到),大家會感受到廣告如此精準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注意力改變了
我們一天上網的時間有數小時,看到的廣告可能有數百甚至上千則;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有自動忽視廣告的能力。可是一旦你開始進行這個實驗,所有網路上相關的廣告都會被你注意到,你自然認為 Google 或 Facebook 在偷聽你了。
類似的情況就好比,你哪天開始關注潮鞋,然後你才驚覺原來路上穿潮鞋的人這麼多。事實上數量沒有變多,而是你的注意力改變了。
Facebook 比你還懂你
由於這些網路巨頭們,在你許可的條件下就已經擁有大量資料了,包括你去過的地方(臉書打卡、Google地圖)、最近關注的東西(按讚的粉絲團、搜尋過的網站),透過大數據分析,對你的了解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深很多。
如果好奇 Facebook 眼中的你到底是有什麼興趣的人,不妨到這網頁看看,相信會讓你大吃一驚。
不然,你願意為隱私付多少錢?
Gmail 是免費的、Google 地圖是免費的、搜尋是免費的,Facebook 一系列服務也都是免費的;甚至連網路新聞、YouTube、正在閱讀的本文都是免費的,你覺得是什麼在推動這些網路服務?
當然是廣告,Facebook/Google 擁有大量用戶的資訊,就可以讓廣告主心甘情願的刊登廣告,因為最準又好追蹤;而廣告主給這些巨頭們的錢,就是這些網路服務背後的推手。
一句經典的話:「如果你用這些產品時是免費的,那麼,你本身就是產品。」這句話在網路世界中是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