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 iPad Pro 擁有筆電般的恐怖性能,根據本篇的測試,跑分幾乎是 Android 旗艦機的兩倍,甚至不輸 MacBook Pro;然而效能如此之強,到底軟體的方便性有沒有跟上呢?改變了的硬體外觀、Face ID、Apple Pencil 與 Smart Keyboard,又有沒有體驗上的改變呢?
本篇 2018 iPad Pro 開箱測試由友站愛范兒帶來,詳細地告訴你今年的新款 iPad 到底值不值得購買;文末還有各種使用 iPad 工作的心得可以給大家作為參考!
圖、文/愛范兒
要不要把iPad 塞進包裡,要不要先上個廁所,是我出門前最糾結的兩個問題。
一方面,iPad 擁有筆電電腦無法比擬的便利:我可以在街頭快速組裝上鍵盤修改一篇稿子,也可以在不准帶電腦的會議上掏出Apple Pencil 記錄要點,還可以用一根傳輸線快速把相機裡的RAW 格式照片導入iPad,直接用手指完成圖片後製。更多的角色,它是我飛機上的影音娛樂伴侶。
另一方面,它可以做的事,iPhone 多半可以應付,但它在操作和多工上的天然劣勢卻不足以讓我放心地拋開MacBook。
更多時候,是它靜靜地安放在我背包的夾縫裡,徒增了負擔,正如8 年前賈伯斯給它的定位——一個介於手機和筆電電腦之間的設備。
這也意味著 iPad Pro 更像是錦上添花,而非不可或缺。
這種介於產品線之間的設備的說法,自從iPad 名稱的後面冠上Pro 之後,蘋果就再也沒有提過。如今的iPad Pro 已經不再是沙發上老少咸宜的娛樂設備,而是一個能夠透過外接鍵盤和Pencil 變成主力辦公工具的筆電挑戰者。
在它更新的第三個年頭,蘋果拿出了兩款更新力度最大的iPad Pro。在我拿到11 吋全螢幕iPad Pro 的5 天裡,我在各種情境下用它完成了大量種類繁雜的工作。
包括敲下這篇文章近3500 字的文章。
全螢幕的iPad Pro 非常美觀,但手感沒那麼好了
iPad 弧面的背部機身設計延續了7 年之久,作為iPad 的長期用戶,我已經習慣了這種圓潤貼合的手感。
新iPad Pro 線條硬朗、棱角分明,像是壓扁的iPhone 5,這讓手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放在手指上不是很舒服。
▲ 新iPad 的鏡頭更大,不再支援光學防手震,Wi-Fi 版和LTE版都有天線條(樣式有區別)
儘管新iPad Pro 比上一代薄了0.2mm,但實際手感卻恰恰相反,人手對厚度的感知基本來自機身邊緣,弧面的設計自然要更討巧一點,即便從對比圖上看,也很容易產生錯覺。
▲ 你覺得哪個更薄?
棱角分明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方便Apple Pencil 吸附在機身上,但我覺得這種體驗「倒退」的設計彷彿暗含一種隱喻:老款的機身圓潤,給人容易手持的感覺,但新款長時間手持不舒服,因為它定位就是個「桌面設備」。
受益於「全螢幕」的設計,新iPad Pro 上下邊框得以大幅縮窄,不過為了保持邊框等寬,新iPad Pro 的左右邊框寬度有增無減,整機的寬度直接增加了4.4mm,但這對於豎向持握來說是個好事,既不會遮擋顯示區域,也降低了誤觸的可能——忽略了持握手感而一昧追求窄邊框,是不切實際的。
新iPad Pro 機身圓角的弧度變得更大,更貼合手心。
顯示螢幕也隨之變成了圓角螢幕,這種等邊邊框+圓角螢幕的設計,讓iPad Pro 的正面變得和諧美觀,如同一個完美的電子相框。
不過,新iPad Pro 螢幕的圓角的弧度是遠遠小於機身弧度的,或許是考慮螢幕顯示面積,它沒有iPhone XS 和Apple Watch Series 4 那種平行嵌套的美感。
▲ 新iPad Pro 砍掉了3.5mm 耳機插口
沒了Home 鍵,解鎖體驗有什麼變化?
新iPad Pro 外形史無前例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砍掉了那顆標誌性的Home 鍵,換上了iPhone X/S 的Face ID。
Face ID 的體驗我們早在iPhone X 的評測上詳述過,相比指紋辨識,它在安全性和操作上具備優勢,但在部分情境的效率上不及指紋辨識,比如你可以在口袋中就完成解鎖操作,但依賴臉部解鎖的Face ID 就必須掏出手機。又如晚上側躺著床上,臉部解鎖手機就幾乎不實際。
在iPad 上臉部解鎖的情況稍有不同:首先沒幾個人會把iPad 裝在口袋,你也不大可能在側躺的時候使用iPad,大部分時間它放置於桌面,拿起解鎖,一切很自然和順暢。
唯一的問題是,iPad Pro 沒有iPhone「抬起喚醒」的功能,每次拿起iPad Pro,你都得手動點亮螢幕,或者點擊電源鍵,然後上滑螢幕。
Touch ID 指紋辨識可以同時完成點亮螢幕和指紋驗證解鎖兩部操作,對我來說,Touch ID 可能更方便一點。
為了適應螢幕橫置辦公時的情境,iPad Pro 的原深感鏡頭支援橫向解鎖。不管什麼方向手持iPad,都能進行解鎖。只是偶爾手指會擋住鏡頭,這時候系統會有箭頭貼心地提醒你。
近一周的使用,我發現iPad Pro 的人臉辨識傾角似乎大於iPhone,它的解鎖成功率更高,即便iPad Pro 不那麼垂直臉部。
與iPhone X/S 一樣,TrueDepth 相機讓iPad Pro 支援Animoji 和人像自拍。我想iPad Pro 起售價的提升,一部分是因為這個零組件吧。
換了USB-C 接孔,帶來什麼變化?
iPad Pro 硬體上的每一點變化,都在朝著「桌機」的樣子進化。
最好的例子就是它用了和MacBook 一樣的USB-C 接孔,這意味著iPad Pro 的連接性更好,有大把的傳輸線可以連接外接裝置,甚至連接顯示器。
我時常會用相機連接iPad 來快速導入照片,之前就必須採購一根價格不菲的Lightning 轉USB 線,現在直接掏出自帶的iPad 傳輸線就可以搞定了,照片的導入速度更快。
新接孔還讓iPad Pro 可以外接更高清的4K 螢幕——但礙於沒有滑鼠、觸控板之類的間接操作方式,大部分 App 在外接顯示器上只能顯示4:3 的區域。
iPad Pro 也可以給手機充電了,如果你隨身攜帶iPad Pro,行動電源基本上可以省掉了。
螢幕增大0.5 吋,新iPad Pro 真·看劇神器
新iPad Pro 採用了與iPhone XR 相同的「Liquid Retina」液態視網膜螢幕,也擁有ProMotion 和True Tone,即便在強烈的室外陽光下,螢幕看起來也一樣明亮清晰。
這塊螢幕也延續了120Hz 螢幕更新率,習慣了這種視覺的流暢,我甚至會覺得iPhone 有點卡。
不管怎麼說,在有朝一日搭載 OLED 螢幕之前,這塊螢幕已經是iPad Pro 上最好的了。
新iPad Pro 依然有大小兩個尺寸版本,得益於更窄的邊框,12.9 吋在保持螢幕不變的情況下大幅縮小了機身體積,而小尺寸款從去年的10.5 吋增大到11 吋。
▲ 11 吋iPad Pro 和12.9 吋iPad Pro
11 吋iPad Pro 在桌面和手持兩種情境之間達到了一個平衡,但作為手持設備,12.9 吋顯得太大了點。
就像厚度帶來的判斷失誤,數字依然是不可靠的,起初我以為增大的這0.5 吋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實際顯示過程中,這點變化大大超出我的預期。
從解析度可以看出,11 吋新iPad Pro 在縱向增加了164 個像素,它從原本16:12 的螢幕比例變成了約16: 11。換句話說,新iPad Pro 螢幕變得更加修長,這意味著在顯示影片的時候,它呈現的畫面更大。
▲ 11 吋iPad Pro 和10.5 吋iPad Pro 播放影片對比
如果你經常用iPad Pro 看劇,這個體驗的提升會非常明顯。
更寬的螢幕,也讓新iPad Pro 能夠呈現更豐富的文字內容。實際上,在瀏覽網頁和寫文檔的時候,我基本上不會因為視野狹窄而限制了效率——實際上,11 吋的iPad Pro 的窄邊寬度已經超過了12 吋的MacBook。
▲ 未支援新iPad Pro 的app 螢幕兩端留有黑邊
但很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第三方app 目前都沒有支援11 吋的iPad Pro,這些app 在新iPad Pro 上兩端會留出黑邊。相信iPad Pro 開賣後,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
Apple Pencil 更像一個合格的配件了
iPad Pro 的兩大配件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是那根鉛筆,第二代Apple Pencil 變成了霧面的材質,變輕變短,筆桿其中一面是扁平狀,可以吸附在iPad Pro 機身一側,就像Surface Pro 那樣。
吸附不分左右方向,磁力很大,靠近機身中間啪的一聲就可以吸附上去。第一次吸附的時候,Apple Pencil 會自動與iPad Pro 配對,螢幕同時彈出Apple Pencil 的動畫效果,就像AirPods 配對手機那樣。
吸附後iPad Pro 會自動給Apple Pencil 充電,螢幕也會彈出電量訊息,相比前一代近乎反直覺的「蒲扇」充電造型,新設計不僅更自然優雅,還可以讓Apple Pencil 時刻保持電量。
Apple Pencil 吸附的磁力看起來不夠穩固,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脫落。它只是為Apple Pencil 提供了一個安放的空間,並不是解決收納問題的穩妥方案。
但令我意外的是,這五天時間,這根筆從來沒有在我的包裡脫落。
對於丟三落四的朋友,我還是強烈推薦蘋果官方的鐫刻服務——你在筆桿子上刻上自己的大名和手機號。
Apple Pencil 的操作也變得更加高效率,兩次輕觸筆桿便可以啟用附加功能,比如快速切換為橡皮擦和筆刷,你也可以在系統設置裡自訂其他功能。
蘋果工程師幾天前向我展示了一根劈開的Apple Pencil,短短幾寸空間集成了許多元器件:中間是無線充電模組,筆的兩側安裝了磁鐵,筆的前端是觸控感應區,筆的後端是電池和藍牙天線。
由於新Apple Pencil 結構重構,所以舊款的Apple Pencil 無法在新iPad 上使用,反之亦然。
唯一不變的是Apple Pencil 的筆尖,所以書寫的觸感和第一代沒有區別。
儘管變得更加易用,但Apple Pencil 仍然不是iPad Pro 人人必備的配件,它更多是作為設計師和畫家的創意工具存在,而非一根替代手指的觸控筆。
如果你需要用iPad Pro 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那智慧型鍵盤就不可或缺了。新款的智慧型鍵盤帶來了機身雙面的保護,也改變了老款合蓋時高低不平的現象,代價是更厚更重。
新iPad Pro 的智慧型鍵盤可以調節兩種機身傾角,但我覺得這兩種傾角都過於垂直。
新的鍵盤的結構穩固了許多,iPad Pro 機身內建的大量磁鐵可以讓它緊緊吸附在鍵盤上,完全不會脫落。不過放置在大腿上,依然有頭重腳輕的問題。
新鍵盤依然是全尺寸的鍵盤,這也解釋了為什麼11 吋iPad 機身尺寸變化不大。鍵盤的手感跟上一代沒什麼區別,鍵程偏短,手感偏軟,不太適合長時間的文字輸入。
性能爆好,當之無愧最強iOS 設備
如往年慣例,新iPad Pro 搭載的晶片和三月前的iPhone XS 同卵雙生,雖然A12X 代號只多了一個字母,但它的晶體管數量從69 億直接堆到了100 億個,架構升級為8 核CPU+7 核GPU。
蘋果表示,新款iPad Pro 單核性能提升35%,多核性能提升達90%。圖形處理速度是上一代的兩倍,第一代iPad 的1000 倍。蘋果甚至強調,新iPad Pro 超越了目前92% 的便攜PC 的處理器性能。
Geekbench 的跑分結果證實了這一點:新款iPad Pro 的單核和多核得分分別是5026 分和18131 分,幾乎是Android 陣營主流旗艦CPU 性能的兩倍 ,即便麵對自家旗艦iPhone XS Max,也毫不示弱。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個分數已經可以與2018 款15 吋MacBook Pro 不相上下。
相比CPU 的提升,A12X 更強大的性能體現在GPU 和神經網絡引擎上。
新iPad Pro 在GeekBench CPU(Metal)的跑分達到了驚為天人的42043 分,幾乎是iPhone XS Max 的兩倍之多。
對了,1TB 存儲的iPad Pro 搭載了6GB 的運行RAM,而64GB、256GB 和512GB 配置中配備的依然是4GB RAM。
感覺蘋果離發表A 系列處理器的MacBook 不遠了。
iPad Pro 的軟體暫時還沒跟上硬體的腳步
所有脫離軟體體驗談跑分的行為都是耍流氓。由於兩台設備晶片的指令集不同,跑分數據並沒有實際意義,反倒容易讓人以為iPad Pro 可以勝任所有MacBook Pro 的事。
去年10.5吋iPad Pro升級iOS 11後,我用它做了一個16小時辦公實驗,當時,我以macOS的桌面體驗為基準,對iPad Pro的效率打了分:
- 即時通訊:70%
- 開會(含演示、記錄):120%
- 審稿:100%
- 寫作(含查資料):30%
- 郵件:120%
- 圖片後製:90%
- 影片後製:50%
- 攜帶性:200%
這個分數基本上仍然適用於今天。新iPad Pro 除了硬體性能更強,綜合體驗更好之外,在效率上帶來的提升還不夠明顯。
三年iPad Pro 的進化,充分證明了蘋果強悍的硬體製造能力,但iPad Pro 的問題是一個高於產品製造的問題。
我是一個能用手機平板做事就堅決不用電腦的人,在我看來,iPad Pro 在成為一款可以放心的生產力設備之前,它至少還有4 個門檻:
- 在iOS 上依賴觸控和鍵盤的配合操作,效率不如觸控板高。
- iPad Pro 的多工處理如 Split View 只能承擔簡單的工作。
- iPad Pro 的文件管理機制仍然是行動裝置的思路。
- 大多軟體依然只是iPhone app 的放大版,並沒有帶來桌面級的體驗。
第四個問題可能是蘋果的當務之急,如今的iPad Pro 已經是一個足以承載高級應用功能的開發平台。在發表會現場的演示中,Adobe 的工作人員可以在iPad Pro 順暢地操作真·Photoshop,而那張示範的PSD 格式圖片,足足囊括了127 個圖層。
Adobe 一位主管告訴我,如今iPad Pro 的性能已經完全不亞於不少桌面電腦,而在諸如HSL 等效果的處理上,用手指操作其實更方便直觀。
iPad Pro 的硬體性能越強,反襯出其軟體性能的羸弱。除了極少數像Affinity Photo、Procreate 這樣可以與桌面級軟體一較高下的app,大部分的iPad 應用還只是單純iPhone 的放大版,Photoshop 也還要等到明年。
過去兩年的情況就好比:蘋果造了一個跑車的引擎,但大部分開發者還想像著它當年馬車的樣子,然後造出了木輪子。
在iPad Pro 真正跑上高速公路之前,蘋果或許應該作出表率,比如提供一個更強大的Safari,比如讓Final cut Pro 跑在iPad 上。
期待有一天背上行囊前,讓我糾結的不再是iPad Pro,而是那台沉甸甸的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