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 Powerbeats Pro 耳機發表,與 AirPods 相比該怎麼選?(更新售價)

蘋果收購的耳機品牌 Beats,在今天正式發表了一款「真・無線」耳機 Beats Powerbeat Pro,售價較 AirPods 還貴一點。Powerbeats Pro 與 AirPods 同為蘋果的無線耳機,裡面甚至採用同樣的晶片,但無論是造型或定位上都略有不同;本站合作媒體愛范兒就針對這兩款耳機,給出了詳細的評論與比較,供大家參考。

Beats Powerbeats pro

在新AirPods後,Apple Store帶來了第二款真無線耳機 – Powerbeats Pro。

作為AirPods 後的第二款「蘋果系」無線耳機產品,Powerbeats Pro 在依然維持著 Powerbeats 耳掛造型,但同時也加入了AirPods 同款的 H1 晶片和「嘿,Siri」功能,官方定價為 249 美金(台灣官方定價為 NT$7,990),比 AirPods 略貴。

那麼,Powerbeats Pro和新AirPods的是差在哪裡?哪一款才是最適合你的真無線耳機?外媒CNET今天發布了新耳機的動手玩影片,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

淺入耳 VS 入耳式

Powerbeats Pro 和AirPods 最大的區別在於耳塞設計,無論是造型還是佩戴方式,它們都完全不同。

AirPods 沿用一代的淺入耳設計,單個耳塞重量只有4 克,充電盒40 克,在能夠快速將耳塞掛到耳朵的同時,也可以將充電盒隨身攜帶,方便耳機收納和充電。

當然,淺入耳設計也並不適合所有人,由於它的設計和一代完全相同,因此新AirPods 仍然不支援降噪,而且覺得一代 AirPods 戴起來會鬆動的用戶,用二代還是會遇到佩戴鬆動等問題。

相對於AirPods,Powerbeats Pro 無論是耳塞還是充電盒都要大不少。雖然Beats 介紹新耳機比前代產品小了23%,重量輕了17%,但由於耳塞所用的是耳掛式設計,所以即便是整體削減,它仍然還是比AirPods 大上幾號。

直觀地看,AirPods 的充電盒大約是兩根手指並排那麼寬,Powerbeats Pro 的充電盒則是四根手指。

Digitaltrends的編輯很「高興」地表示在評測的時候沒有穿牛仔褲,因為你不會想把Powerbeats Pro的充電盒放到口袋裡,它顯然更適合經常背包的運動愛好者。

不過,更大的體積所帶來的是更好的運動佩戴體驗和續航力。

和之前的Powerbeats3 一樣, Powerbeats Pro 同樣是一款為「運動生活」而打造的無線耳機。對比AirPods 的淺入耳設計,Powerbeats Pro 在採用「抗水抗汗+入耳式」設計的同時,也配備可調節耳掛,以迎合不同的佩戴需求以及比淺入耳更好的隔音效果。

通過單擊、雙擊AirPods,我們能快速控製手機播放或喚醒Siri。而在Powerbeats Pro 上,耳塞都分別配有兩枚實體按鍵,這兩枚按鍵將代替AirPods 上的手勢功能,方便用戶在大汗淋漓、雙手濕潤的情況下控制耳機。

此外,實體按鍵的加入也讓Powerbeats Pro 在連接非iOS 設備時,所支援的功能也相對比AirPods 更友好一點。

比新AirPods 更持久的續航

更大的耳塞體積讓Powerbeats Pro 得以容納一塊大容量電池,按照Apple Store 公佈的數據,Powerbeats Pro 每個耳塞最長能支援9 小時的播放,這要比新AirPods 的5 小時播放(通話續航3 小時)要強不少。

而在充電盒的支援下,Powerbeats Pro 和AirPods 的總續航力同樣為24 小時。

在充電這方面,蘋果官方標稱AirPods 在15 分鐘內能充進3 小時的所需電量,而Powerbeats Pro 能在15 分鐘充電後提供4.5 小時的續航力,相比於前者還要更加持久。

不過儘管Powerbeats Pro 的續航力要比AirPods 更強,但AirPods 仍然佔有一定的體驗優勢:

首先是Powerbeats Pro 的耳塞雖然同樣採用的是觸點充電,但在耳塞底部我們能看到兩個圓形觸點會暴露在外,這方面相對AirPods 的美觀性要更低一些。

此外,Powerbeats Pro 並不支援無線充電,它僅提供了Lightning 接孔,這跟其他正邁進無線生態的蘋果系產品有所不同。

都有H1 晶片,都能「嘿,Siri」

Beats Powerbeats Pro是第二款配備蘋果H1晶片的無線耳機,正如我們之前在新AirPods的評測中所說,H1在給耳機提供更穩定的連接效率同時,也給耳機帶來了「嘿,Siri」功能。

雖然目前我們仍不習慣在公共場合中喊出「嘿,Siri」,但「嘿,Siri」這個功能確實也能在某些情境下能免除用戶專門掏出手機的麻煩。

比如在晨跑時,我們可以喊出Siri 來打電話、雙手舉啞鈴時,能讓Siri 來一首《Party Shaker》、開車時,能讓Siri 幫忙查下交通狀況…… 當然你也能用Siri 來控制HomeKit,讓她來幫你開燈、播放音樂也並非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Powerbeats Pro 內部也加入了AirPods 配備的語音加速感應器。

簡單來理解,這枚感應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於監測用戶說話時臉部的振動情況,並以此來讓麥克風判斷用戶語音和背景噪音,最終達到提升語音品質、降低通話時背景噪音對用戶造成的影響。

▲ Powerbeats Pro 連接iOS 設備後會有視窗顯示

除此以外,Powerbeats Pro 也提供了入耳監測功能,在耳塞內側我們能看到一個光距感應器,作用和AirPods 一樣,當你摘下耳機後音樂會自動暫停,戴上耳機會繼續播放。

玄學時間:音質有何不同?

1000 個哈姆雷特有2000 隻耳朵,2000 隻耳朵有著2000 種聽感,2000 種聽感集成了無限的意見——這就是玄學。

上手過Powerbeats Pro的CNET 認為,AirPods和PowerBeats Pro兩者在聲音上的差異並不大,差距能用微乎其微來形容。

不過The Verge在上手PowerBeats Pro後表示,這是一款強調低頻表現的產品,要是用來聽搖滾樂的話它能夠提供一種充滿動感的聲音。

而且,PowerBeats Pro 這個機身也擴大音腔的體積,更容易還原出更大的聲場,用來聽現場Live 音樂的話會有不錯的舞台感。

針對重視低音表現這觀點,媒體Digitaltrend 也保持相同的意見。

Digitaltrend 在試聽後表示,PowerBeats Pro 的聲音比較飽滿,確保低頻表現有足夠力度的同時,也能夠保證聲音的清晰度,不會有低頻過大而導致的閉悶感。

另外他們還提到,PowerBeats Pro 用上了Beats 新推出的單元,單元的效果會比之前更好。同時,Beats 還在單元上加入一個鋁質保護結構,減少失真的同時也通過擴大了腔體空間,提升聲場方面的表現。

PowerBeats Pro 的耳塞後方也有類似導聲孔,這個開孔有助於平衡低音表現,同時也可以緩解佩戴時耳朵的壓力。

按照The Verge 和Digitaltrends 兩家媒體的說法,PowerBeats Pro 的表現應該可以類比成一款風格更鮮明的Beats X。換上新單元和新設計後,聲音比以前更飽滿和更有動感,動態範圍和聲場表現也有提升,低頻的力度也比以前大了。

對比把側重點放在聲音適應性和均衡度上的Beats X,PowerBeats Pro 是一款更有Beats 聲音特色的耳機。

功能取向的Beats,填補了AirPods 在運動上的「空白」

有著更牢固的佩戴方式、防水防汗的特性、有著AirPods 的核心、也有著比AirPods 更長的續航力,這次的Beats Powerbeats Pro 雖然是有Beats 出品,但無一不讓人聯想到這是「運動版」的AirPods。

兩款產品的比較如下:

Beats Powerbeats Pro 二代 AirPods
續航力(播放) 9 小時 5 小時
續航力(+充電盒) 24 小時 24 小時
充電 15 分鐘 4.5 小時 3 小時
核心晶片 H1 H1
控制方式 實體按鍵 手勢觸控
無線充電 不支援 支援
防水 支援 不支援
配色 純黑 / 象牙白 / 海軍藍 / 軍綠 白色
價格 NT$7,990 NT$6,490(無線充電盒版本)

相比於「簡約至上」的AirPods,Powerbeats Pro 有著和AirPods 不同的設計方式,在這款耳機裡,你能找到AirPods 沒有的入耳式設計、防汗防水的外殼、一按一個準的實體按鍵、更長的續航力,以及純黑、象牙白、海軍藍和軍綠四種配色。

可以說,Powerbeats Pro 就像一款用來填補AirPods 在運動領域空缺的產品——你覺得AirPods 的淺入耳戴著會鬆,這裡還有一款入耳式的Powerbeats Pro 可以選擇。

當然,這副幾乎全能的無線耳機也有不少需要你在入手前要考慮的地方,比如它更大的體積並不便於你在貼身的衣服裡攜帶(會鼓起一個包噢)、不支援無線充電功能也讓它缺少了AirPods「一觸即充」的便利。

總體而言,對於「Powerbeats Pro 和AirPods」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先從自身使用情況出發,淺入耳還是入耳式哪個更適合自己、日常使用耳機主要是以通勤還是運動。

依我看來,在兩款耳機素質接近的前提下,日常上下班、通話、娛樂可以選AirPods,如果在閒餘時間還會運動健身,那麼掛耳、防汗的Powerbeats Pro 顯然會比AirPods 更有優勢一些。

本文圖片來源:The Verge、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