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Google I/O 懶人包:新 Pixel 手機、Android Q、溫馨的 AI

每年的 Google I/O 發表會都非常精采,因為 Google 除了會在發表會上發表下一代 Pixel 手機、Android 等軟硬體外,大家還可以藉由這次機會了解到 Google 正在發展的各式各樣「黑科技」(像是去年的 AI 助理打電話預約剪頭髮),今年的 Google I/O 已經在台灣時間八號的凌晨落幕,這次帶來的還有對身障人士的溝通改善、隱私的注重等等,同樣是非常有看頭,請見本篇懶人包。

Google I/O 2019 發表會 懶人包

圖、文 / 愛范兒

無論是多麼優秀的翻譯,恐怕也難以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如何與一名中風患者順利地進行交流?

在全球,有數百萬的患者因為中風、帕金森氏症、肌肉萎縮等疾病導致語言障礙,對於他們來說,難以與人交流,是一件讓人極其沮喪的事情。

現在,Google 正在嘗試解決這個難題,透過收集大量的語言障礙患者的對話數據,藉由AI 技術建立模型,最終讓小小的手機,也能夠辨識出語言障礙患者想表達的意思。

這是 2019 年 Google I/O 大會上極具人文主義的一幕,而這份人情味的背後,是 Google 深耕已久的 AI 技術在發光發熱。

讓 Google 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本屆Google I/O 大會的核心信念。

讓Google 為大家更好地服務

AI 依舊是這次Google I/O 的主題,但和往常不太一樣的是,在整個主題演講中至少四次強調了安全隱私。

實際上過去一年多中,陷入隱私問題的不只是Facebook,作為一家主要依靠廣告攫取利潤的公司,Google 掌握的個人數據並不會比Facbook 少,而隱私問題也不會比Facebook 更小。

對此 Google 的策略是,由大量主動收集個人數據轉向去歸納群體數據,再透過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從而去主動預測用戶行為。

用Google 自己的話來說就是CEO Sundar Pichai 所說的「Building a more helpful Google for everyone」,也就是讓Google 為大家更好地服務。至於怎麼更好,那就需要來討論如何實際應用在具體的功能上。

首先就是在Google核心的搜尋功能整合更多不同類型的搜尋結果,比如更全面可靠的 Google News 新聞和時間線排序。例如前段時間很熱門的黑洞,除了新聞本身外,Google 還會為你介紹甚麼是黑洞。此外 Podcast 也將納入搜尋結果,並且會根據內容搜尋而不僅靠著標題。

有趣的是視覺效果與 AR 的整合,使得Google的搜尋開始變得更加豐富,而不是僅僅是傳統的文字和圖片。

▲ AR 鯊魚

Google Lens 是個老產品,即時翻譯也不是什麼新玩法,但現在融合了朗讀功能,並能轉換成你的母語呈現。

另外在AI 的支援下,Google Lens 甚至還變得更聰明了一點,比如會直接在餐廳中的熱門菜品上畫重點,甚至吃完飯後,掃一下收據還能幫助你直接把小費算好,它就像另一個程度上的Google Assistant,並且能在 35 美元的入門設備上使用。

CEO Sundar Pichai 在I/O 大會剛開始時提到,Google 使命是整理世界的訊息,但是在形式上目前正在發生變化,過去的Google 是幫助你獲取資訊,而今後的Google 則是幫助你完成任務。

完成用戶任務是Google Assistant 的工作,這也意味著它將繼續進化。最顯著的提升是能夠跨app 處理任務,不再以單個app 為中心,而是完成用戶命令,比如在短信中插入某些限定圖片,亦或是在導航中處理電話。

Google Assistant 現在能夠在多個app 中來去自如完成指令,新的Google Assistant 將在今年稍晚登陸Pixel。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Assistant 的反應時間現在被大大縮短了,而原因則是Google 透過深度學習把以往100G 的語音辨識模型壓縮到了500MB,這意味著它將能裝載進手機中,能夠完全不借助雲端在本地處理語音辨識,這也回應了Google 剛才前調的隱私與安全。

對了,還有Duplex,去年它在Google I/O 上出盡了風頭,今年則有些小變化,化身Duplex on the web,為用戶提供一鍵快捷的租車服務。

透過演示的應用例子可以看到,Google 在前期累積的深度學習開始反映在Google 早前推出的許多老功能上,使得這些功能變得更完整和好用,而這將會是Google 的另一條護城河。

不過在幫你完成任務之前,更重要的是AI 需要了解理解你,透過在知識圖譜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術,Google 現在能夠了解到哪些東西是和你個人相聯繫的,比如你話語中的「媽媽家」為什麼不是一家名為「媽媽家」的餐廳。

順著剛才本地處理語音模型的事來說,實際上這個功能可以延伸出更多實用的情境,Google 展示了名為Live Capiton 的新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自動加上字幕,這意味著無論有沒有網路都能夠達成精準的語音轉文字功能。

而在人文關懷中,這個功能尤為顯得有溫度,讓聾啞人也能夠方便同普通人進行交流,無論是面對面還是打電話。甚至無法行動的「漸凍人」,Google 也能透過臉部表情辨識讓他們簡單直接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在更有用、更溫情的AI 面前,Android Q 反而變成了整場演講中最為無趣的環節。在版本號來到兩位數的現在,Android 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25 億正在使用的設備。

而整個Android Q 的部分,實際上除了某些小修小補的功能之外,其實更多還是對剛才AI 實際應用的補充。

不過令人興奮的是,系統級的黑暗模式(Dark Mode)終於將在Android Q 中正式提供,巧合的是這​​點也在iOS 13 的預測中出現。另外Android 還更好的支援了折疊螢幕和為5G 來臨做準備。

另一處小修小補是完善了螢幕時間控制和家長控制功能,現在Android Q 支援了「專注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那些容易讓你分心的app 不會啟動。有趣的是,前兩天蘋果CEO 庫克也曾表示希望用戶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Android Q 也繼續強調了隱私和安全控制的問題,這可能也是Google 第一次在所有的環節中都提到了隱私和安全。在Android 上的實際展現則是加入了動態控制地理位置等權限,Google 甚至表示有50 個功能是為隱私安全優化的。

▲ Android Q 針對摺疊螢幕手機進行適配優化

那把隱私控制拓寬到整個Google 帳號上,現在用戶能夠在展開面板中一鍵跳轉到個人數據隱私的控制上,同時Google 提供了幾個保存時間段,超過時間的個人數據則會被動態刪除。

另外Chrome 中的隱私瀏覽功能也加入到了谷歌地圖中,在隱私模式下搜尋行為將不會被追踪。

隨著Android Q 的逐漸完善,Google 也擴大了新測試版的推送範圍,這次將有12 個OEM 廠商可以獲得支援,包括華碩、華為、OPPO、Sony 和小米等等都在名單之內。

顯然,在整個軟體生態都在為AI 服務的前提下,Android 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我們也能看到,在以往的I/O 大會上,每次歡呼聲最多的都是新版本的Android,而現在人們最期待的則是Google 的AI 又解鎖了哪些新技能。

這是一次偉大的轉變,是看待角度和思維方式的一種進步,我們不再為UI 的改變或是加入黑暗模式這樣單純的新功能而歡呼,而是看到一個AI 逐漸成長,它是如何一步步幫助用戶完成指令,甚至主動幫助用戶做事。

你看,這就是AI 的無限可能。

有更懂人的AI,也要讓用戶更接近AI

讓AI 更「懂人」是Google 的一大步,之後他們還要讓用戶更易接觸到AI。

和軟體部分一樣,Google 在硬體這部分依然還是圍繞「以人為本」來展開。去年,Google 發表了以家庭為核心的 Nest Hub,將 AI 和螢幕互動融入到家庭當中。

現如今發表的 Nest Hub Max 在定位上是 Nest Hub 的升級版,除了螢幕尺寸升級到了10 吋外,也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隱私保障機制。

作為Nest Hub Max 的「眼睛」,新升級的Nest Cam 兼顧著家庭監控和影音通話工具,對於家庭隱私問題,Google 在Nest Hub Max 的背部也加入了一枚相機實體開關。

同時,他們也在系統內加入了拍攝啟用機制,當鏡頭啟用時,系統會彈出彈窗提醒,用戶可知鏡頭是否正在運作。

那麼在日常情況下,Nest Hub Max 的鏡頭還能做什麼呢?

在Google AI 支援下,Nest Hub Max 能根據不同用戶的聲音和臉孔進行辨識,從而顯示為不同用戶而定制相關資訊。

比方說不同角色、性別的家庭成員對設備喊出命令,設備會根據角色給出不同的答案。

另外,鏡頭也會對用戶手勢進行辨識,將音樂暫停也只是對設備揮揮手而已。

當然,Google 也同時強調了內容的私密性,儘管Nest Hub Max 能服務多名用戶,但這些資訊也僅在本地保存,不會被傳到雲端存儲。

除了Nest Hub Max,讓人更感驚喜的是被聲傳已久的Pixel 3a / 3a XL。

Google 在軟體為主的I/O 上發表新手機並不多見,按照Google 的傳統,每代Pixel 都只會在10 月的發表會上亮相。

不過我們也不排除真正的Pixel 旗艦會在今年下半年發表,畢竟這次發表的Pixel 3a 無論是在規格還是定位上都是中端,即便是最大碼的Pixel 3a XL,提升空間也只是在螢幕和電池兩方面而已。

正如之前的網路爆料一樣,Pixel 3a 系列均採用塑料機身、機身表層採用拋光和磨砂質感加工,新增加的淡紫配色讓它區別於之前的Pixel 3。

規格依然不是Pixel 最亮眼的地方,兩台手機均為高通驍龍670 和4GB+64GB 的存儲規格,放在今天看來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不過還好,這兩款手機將會搭載Google 同期發表的Android Q、支援Active Edge 側邊觸控,以及還搭載了隱私保密用的Titan M 晶片。

與此同時,在AI 的幫助下,1220 萬像素的主相機也能達到接近Pixel 3 的超高水準。

雖然名字不同,但Pixel 3a 和Pixel 3a XL 的主要區別只在於螢幕和電池,其中Pixel 3a 是5.6 吋+ 3000mAh、Pixel 3a XL 是6.0 吋+ 3700mAh。

Pixel 3a 售價:更便宜了

Pixel 3a Pixel 3a XL
螢幕 5.6吋 / 2220*1080 6吋 / 2160*1080
SoC 高通驍龍 670
RAM 4 GB
容量 64 GB
前鏡頭 800 萬像素
後鏡頭 1220 萬像素
電池 3000 mAh 3700 mAh
系統 Android Q
尺寸 151.3 * 70.1 * 8.2 mm / 147g 160.1 * 76.1 * 8.2 mm / 167g
售價 NT$ 14,500 NT$ 17,100

▲ Google Pixel 3a / 3a XL 規格

至於定價方面,兩款手機分別為台幣 NT$14,500 與 NT$17,100,價格比起 Pixel 3 更加實惠。

雖然Google 做手機一向都不跟著潮流,但在我看來,Google 此番推出中端Pixel 其實也包含了一定的銷量因素。

去年的Pixel 3 好不容易擺脫了硬體落後的標籤,但卻又掉進了定價過高的尷尬之中,恰逢碰上2018 年的手機市場寒流,因而讓Pixel 3 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

誠然,在舊Pixel 出現銷量瓶頸下,他們需要一個更容易讓大眾接受的載體去接觸新一代AI,透過軟體去突顯產品優勢,繼而達成提升Pixel 銷量的最終目標。

AI 要融入未來生活,但當下Google 還有不少難題

作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Google 的廣告業務一直以來都是Alphabet 的收入巨頭,在今年公佈的363 億美元季營收中,有接近85% 的收入是來自於廣告業務。

然而Alphabet 這份財報雖然有著363 億美元的季營收成績,但實際卻並不如往年同期公佈的成績讓人欣喜。

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Google 的廣告業務在今年趨緩,季度營收同比去年僅為17%,遠低於華爾街預期,同時這也是Alphabet 近年的最低成長率。

另一方面,受到硬體市場寒潮的影響,Google 的硬體業績也在Q1 遇挫,Pixel 手機的銷量減少,讓Google 的整體硬體業績放緩。

因此,Google 將硬體和服務歸類為「其他」的業務雖有25% 的增長,但卻是「明昇暗降」,硬體銷量對季度總收入造成一定的拖累。該季財報一出,Alphabet 的市值立馬蒸發了600 億美元。

因此,讓軟體帶動硬體成為Google 當下的主要任務之一,切入點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AI。

Google 探究AI 領域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2016 年的I/O 大會發表Google Assistant 開始,Google 就認定了AI 將會是下一個十年的開始。而Google 也為我們展現了諸如Google Assistant、無人駕駛技術、Duplex 等AI 應用的持續進化。

此外在功能性方面,Android 雖然整體地位在逐年走低,但在新技術的帶動下,我們依然看到了很多值得一說的改進,包括對摺疊螢幕的支援和為5G 時代做準備等等,但比起主動領跑的AI 領域,Android 的確像是被技術推著被動前進。

不過最難能可貴的還是AI 對身障群體的支援。在AI 的幫助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娛樂不再局限於某個群體當中,而是透過技術讓全人類都能享受到互動的樂趣,讓AI 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型助手」 。

▲ Google AI 幫助印度用戶使用手機

說實話,今年Google Assistant 給我帶來的驚喜,絕不亞於她去年的「AI 打電話」。

而我們也能明晰的是,Google 在今後將會繼續往AI 的人文關懷領域探索,讓AI 服務於更多不同需求的人。Google 的過去、今天和未來,正如Google 在活動結束前的一句話:

Google 正在從幫助人找到答案的公司,變成幫助人完成任務的公司。

或許作為一個搜尋引擎,Google 已經幫我們找到了「AI 能幫我們做什麼」的答案了。

  • 本文作者:陳文俊/ 李晨
  • 注:感謝愛範兒特約記者Henry Zhou 在Google I/O 現場帶來的一手資料/ 肖欽鵬對本文亦有貢獻
  • 題圖來源:Trusted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