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 mini / 12 Pro Max 開箱評測:續航力、發熱、攝影性能和心得評比


line banner

圖、文/愛范兒,蘋果仁授權轉載

本次iPhone 12 mini/12 Pro Max 評測為影片內容,歡迎大家前往 B 站觀看。

以下為影片文字稿,部分內容稍做調整。

同樣的外形輪廓,同樣的直角邊框,甚至是同樣的處理性能,卻出現在四款不同尺寸的手機上。

這就是今年iPhone 12 的陣容。

大半個月前,我們剛結束完iPhone 12 和12 Pro 的評測工作,現在又來了兩位新主角:iPhone 12 Pro Max,以及iPhone 12 mini。

老實說,我更願意把它們看作是iPhone 12 的兩種極端。畢竟其中一台,是市面上非常少見的小螢幕旗艦,而另一台,則是在堆料上達到新高的大螢幕機皇。

這一小一大,差異在哪?

當最小遇見最大

我還記得蘋果發表會時,看到iPhone 12 mini 從口袋裡被掏出來後,當場經驗那種感覺。

印像中,自iPhone 5、SE 那代後,蘋果就沒出過這麼小的iPhone 了。

這是蘋果的第二代iPhone SE,而這台是iPhone 5,iPhone 12 mini 的大小,正好介於這兩款機型之間。

如果你還是對它的大小沒什麼概念,那麼這些東西,會給你更好的參考。

換成正面,三台手機就完全是兩回事了,也只有當你看到了12 mini 的全螢幕設計後,你才會確信,它並不是SE 那樣的復古產品,而確實是一台出自2020年的手機。

再來看看iPhone 12 Pro Max。這個螢幕是真的大,甚至比去年iPhone 11 Pro Max 還要大一點,達到了6.7 吋。

再把剛才的12 mini 拿來比一下,看看這最萌身高差。

這麼大一台手機,褲子口袋有沒有意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若不小心砸臉上,肯定很痛。

12 Pro Max 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iPhone,原本一隻手能握住的12 mini,到了它這裡,就得左右開弓了。

但大螢幕確實也能看得更多,看得更廣。不管是瀏覽網頁時,多看到藏在底部的一行小字;或是觀看影片時,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些都只能在12 Pro Max 上找到。

另外,我們還在12 Pro Max 這裡發現了兩個隱藏細節。

首先是側邊的按鍵排列。雖然11 Pro Max、12 mini 和12 這三台手機的尺寸不一,但它們的側邊的靜音鍵、音量鍵和鎖定螢幕鍵,位置都是一致的。

唯獨只有12 Pro Max 不同,它的側邊按鍵會更靠下,便於手小的人也能按到。

其次是鏡頭厚度。我們重新檢查了一遍蘋果官方的CAD 圖數據,從中發現,iPhone 12 與iPhone 12 mini 的鏡頭高度均為1.51 毫米,而iPhone 12 Pro 稍高一些,為1.72 毫米。

但到了iPhone 12 Pro Max 這,它就變成了2.79 毫米。別小看這一點幾毫米的差距,手指滑過鏡頭區,是能感覺到突兀感的。

至於為什麼,只有12 Pro Max 的鏡頭要做厚一些,我們還是要從它的攝影能力中尋找答案。

影像能力,差距最大的還是夜拍

iPhone 12 Pro Max 有著更大的鏡頭凸起,原因在於它的主鏡頭,也就是廣角鏡頭,搭載了一顆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而更大的單位像素面積,則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線。

原本我們對iPhone 12 Pro Max 的影像能力,是抱有很高預期的,還邀請了攝影師@randymu 為我們拍攝了好幾組照片。

但我們卻對結果感到十分意外,因為12 Pro Max 並沒有在畫質上,跟12 mini 和12 Pro 拉開明顯差距。

首先是一組正常光線下的超廣角和廣角照片。12 全系列列都會比11 Pro Max 更優秀,尤其是左上角黑色建築,12 系列對於紫邊的控制明顯更好。

而在暗光部分,12 Pro Max 的主鏡頭成像也不會和12 mini、12 Pro 有著明顯差異。只有當你局部放大後,才會看到12 Pro Max 的邊緣、暗部觀感更好

本著不信邪的原則,Randy 老師選擇了一些更暗的環境,希望能壓榨出12 Pro Max 的主鏡頭的性能。

我們發現,12 Pro Max 在夜間模式下的曝光時間,確實比12 Pro/ 12 mini 和11 Pro Max 都要短。其中11 Pro Max 需要15 秒,12 mini/Pro 需要13 秒,而12 Pro Max 只要7 秒。

在曝光時間更短的的情況下,12 Pro Max 畫質碾壓11 Pro Max,與12 Pro /12mini 差不多。

要是換成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幾台機型都手動調整至夜間模式30 秒曝光,這時候,12 Pro Max 的優勢終於體現出來了,可以看到,書本上的細節更多,塗抹感更少。

說完超廣角和廣角主鏡頭,我們再來看看長焦鏡頭。今年12 Pro Max 的長焦從52mm 變成了65mm,更長的焦距可以拉近遠處的物體,因此12 Pro Max 的光學變焦變成了2.5 倍,注意官網所說的5 倍光學變焦是以超廣角為基準。

在亮光環境下,我們對12 Pro Max 的2.5 倍長焦和12 Pro 的2 倍長焦進行了對比。可以看到,在同樣是2.5 倍變焦範圍下,12 Pro Max 的光學變焦,確實會比12 Pro 的數位變焦,拍出更豐富的建築細節。

這也意味著,12 Pro Max 的遠距離能力更好。即便你直接把數位變焦至4、5 倍,在Deep Fusion 的加持下,畫質依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焦距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人像模式的視角。它可以讓被拍攝的物體在畫面中變得更大,細節更豐富。所以相比12 Pro,同等距離下使用12 Pro Max 拍攝人像,可以讓主體更近,而且在同一光圈值下,12 Pro Max 的模糊效果也會更明顯。

就算沒有男 / 女朋友好拍,你也會明顯看到,12 Pro Max 拍攝的食物、靜物,會更有特寫照的感覺,且模糊更自然。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12 Pro Max 的長焦鏡頭光圈只有f2.2,不及12 Pro 的f2.0,在實際拍攝中,12 Pro Max 手持拍攝的確會更容易受到抖動的影響。畢竟,更小的光圈和更長的焦距,都對「不要手抖」有著更高的要求。

可即便如此,在極暗的環境下拍攝人像,12 Pro 和12 Pro Max 還是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我們專門找了個非常黑的地方拍人像,其中11 Pro Max 和12 mini 都很難開啟人像模式,唯獨只有12 Pro 和12 Pro Max 做到了精準辨識,噪點控制和畫質也更好。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要拜12 Pro 和12 Pro Max 的雷射光雷達所賜,夜視儀幫我們記錄下了這兩台手機拍照時,肉眼看不到的驚人畫面。

這些密密麻麻的斑點,就是iPhone 12 Pro LiDAR 投射的紅外雷射光束。紅外可以看透黑暗中的物體,通過觸及物體再反射回來所用的時間,測量其絕對深度,從而理解物體間的前後關係,達成背景和主體的分離。

因此,以往對11 Pro Max 人像模式拍攝主體邊緣不太滿意的網友,這次可以放心地創作了。頭髮邊緣、側臉左右眼模糊的過渡,以及下巴與肩膀之間的縫隙,12 Pro 與12 Pro Max 都處理得更加自然。

我們還試用了一下flypig 老師的影片錄製應用Protake,配合iPhone 12 Pro 系列的LiDAR 特性,它可以做到影片的即時人像模糊,比不少Android 手機的效果更好。

另一款app 3D Scanner,借助光學雷達達成了3D 掃描建模。問:如何把別人的家變成自己的。答:掃它!

在未來,我們也很期待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能夠利用LiDAR 做一些有趣的事。

12 Pro Max 的另一點差別體現在主鏡頭鏡頭的防手震技術上,它採用了感應器位移式防手震,而非傳統的光學圖像防手震。

為了找出防手震效果,我們跑了好幾個場景,經歷了手持奔跑、把手機綁在自行車上,甚至黏在手推車上,在石板路上晃蕩的痛苦歷程。

誰知道,折騰一圈後,餵飽了蚊子,卻只得出了一個「感知不強」的結論。

一種猜測是,本次12 Pro Max 會用上感應器防手震,是因為整體鏡頭模組變得更大更重,原有的OIS 設計已經很難保證防手震效果了,只不過是拿了另外一種方案取而代之。

但經過這次測試後我們也發現,iPhone 12 全系列的防手震,確實也做得非常非常出色。

最後補充一個細節,iPhone 12 全系列在拍攝延時攝影時,算法變得更加智慧。比如在拍攝車流時,注意看,iPhone 12 會自動降低快門,營造出光流拖影的效果,對比之下,iPhone 11 Pro Max 就顯得平平無奇了。

總得來說,iPhone 12 Pro Max 的影像素質沒有跟iPhone 12 Pro 拉開差距,無論是正常光線、暗光、夜景還是影片防手震素質,只是在極少數惡劣的暗光環境下,才能出現一些肉眼難辨的提升。

唯一能讓你明顯感到變化的是65mm 長焦帶來視野的變化。如果你更喜歡拍人物、靜物、食物,12 Pro Max 應該會更好用。

既然Max 沒有帶來Max 的影像表現,那更大的機身,能否帶來更好的續航?

續航、發熱,大螢幕還是有大螢幕的優勢

小尺寸意味著小電池,考慮到12 mini 的小身板,我們一直都很擔心它的實際續航能力。從蘋果官方數據來看,它的整體續航能力大概介於第二代iPhone SE 和iPhone 12 之間,但具體表現如何,還是得走一輪實測。

本次續航對比在iPhone 12 mini、iPhone 12 Pro 與iPhone 12 Pro Max 三者。三款手機都使用 5G 網路,並將螢幕亮度限制為80%,音量設定為50%。

就結果來看,成績最差的肯定是iPhone 12 mini 了,三小時重度使用後直接進入到低電量模式,就這點續航力,拿著外出跑一天,肯定要帶行動電源的。

相比之下,iPhone 12 Pro Max 終於在續航部分,找回了應有的尊嚴,剩餘電量整整比12 mini 多出了30% 左右,也比12 Pro 高出了10%,所以說啊,大電池始終還是比較可靠。換成中度和輕度使用,撐一天那是毫無問題。

還有一點我們想說,三款iPhone 12 在5G 網路下,耗電量都會增加不少。

如果你看過我們上一期iPhone 12 和12 Pro 的續航結果就知道,當時我們做的是Wi-Fi 網路下的測試,時長、測試項目和現在是一樣的,但現在從WiFi 換成5G,12 Pro的剩餘電量低了快20%。

那使用5G 網路,會讓iPhone 12 變得更容易發熱嗎?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使用了iPhone 12 mini、iPhone 12 Pro Max 和前代的iPhone 11 Pro Max 做了一輪發熱對比,三台手機分別在WiFi 和行動網路下,玩了半小時《原神》,並使用熱像儀來監測全程。

我們得出了三點結論。

第一,iPhone 12 Pro Max 的發熱狀況,會比上一代11 Pro Max 要好。前者的最高溫在45-47°C 左右,而後者最熱區域,已經達到了50°C。

第二,不管是在WiFi 還是在5G 網路下,iPhone 12 mini、12 Pro 的發熱狀況並沒有什麼差異。真相是,它們都挺熱的,而且12 mini 還由於體積小,熱量更容易擴散至整個機身。

第三,由於iPhone 12 系列的主機板放在了鏡頭右側,而iPhone 11 系列的主機板是在鏡頭下方,所以這兩代iPhone 的發熱區也有所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橫握iPhone 12 玩遊戲時,會覺得它「很熱」。因為我們的手指正好就碰到了核心發熱區,但前代iPhone 11 系列,就不會這麼尷尬的情況。

四台iPhone 12,該怎麼選?

好了,有關iPhone 12 Pro 與12 mini 的核心功能點,我們也聊得差不多了,很多人也會問,這四台iPhone 12,哪一款才最值得買?

說真的,我知道很多人對12 mini 感興趣,拿在手上小小的一個,又輕便又可愛,也是最便宜的一款,我自己也很喜歡。

另一個感嘆是,雖然12 mini 很輕巧,但它在螢幕表現、規格配置上,並沒有和其它幾款iPhone 12 拉開差距,差別也只是在尺寸、鏡頭數量這些你能看到到的部分。

小杯的身材,卻擁有著大杯的實力,蘋果這款mini,其實還真不算mini。

但也要看到的是,今年的iPhone 12 mini 不支援雙卡雙待,小身材小電池,而且5.4 吋的螢幕,對比主流Android 或是其他三台iPhone 12,還是偏小了。開個遊戲,兩手一握,立馬就會遮住大半塊螢幕,這時候你又會懷念大螢幕的好。

那12 mini 又適合哪些人呢?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一些佛系用戶,平時只是簡單刷個臉書、LINE,不怎麼玩遊戲看影片,那確實可以考慮入手小螢幕機。

不然的話,在主力機選擇上,我還是會更推薦iPhone 12 多一些。

畢竟,iPhone 12 的續航適中,尺寸、重量方面也都很完美,對比12 Pro,也就是少了顆長焦鏡頭,以及運存低一些,就看你是否重視拍照,以及多任務使用了。

蘋果已經很難再靠一款iPhone 搶占市場了

其實我也很難想像,到今天,居然連買iPhone 都會產生選擇困難了。要是重回幾年前,一年就只有一款iPhone,你只需要考慮「買」或「不買」。

時過境遷,智慧手機的螢幕大小、算力以及拍照能力都在不斷變化,僅靠單一一款產品,其實也很難去滿足所有人。

大部分人使用智慧手機,是用來消費內容,這是iPhone 12 mini 以及12 想要爭取的用戶。

但還有另一部分人,是把手機當做創造內容的工具來使用的。他們希望用更大螢幕幕的手機查閱文檔、處理郵件,或是用不同焦段的鏡頭進行影像創作,他們自然也願意花更多的錢,來換取更多的性能,這很顯然就是12 Pro 以及12 Pro Max 出現的理由。

更多的情境,更多的的細分功能需求,促使iPhone 不斷調整自己的邊界,來爭取更多的用戶。今天的手機產業,其實和當年各種規格下的PC、電腦,並沒有什麼差別。

既要平衡與極致,又要主流與小眾,對蘋果來說,擴充自己的產品線,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它也很難再回到從前了。

iPhone 12 選購攻略》